返回52、朱厚熜有事托付,二国公率先辞官(第1/2页)  明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而朱厚熜听到此话之后,并未有太多情绪波动,紧随着众人话毕,然后又道:“我朝自开国以来,皆与勋戚c宗室c士大夫共天下,是故当今天下非朕一人耳,亦是众卿天下,诸位皆有分内之责,不知以为然否?”
    朱厚熜这番话毕,众人眉头紧锁。
    实在是皇帝之言太过分量,他们承受不起。
    至于士大夫c宗室c勋戚天下?
    可别闹。
    若说大明与宗室共天下,尚还勉强可言。
    至于士大夫c勋戚?
    算了吧!
    大家无福消受。
    开国功臣非勋贵,非国戚邪?
    可结果何如?
    洪武大案洗个一干二净,除了早死以及真正算是秋毫无犯,老老实实做人的,皆被屠戮一干二净,甚至于牵连家族。
    诚然被诛杀首谋十之八九罪有应得,应该罪该万死,尚不足以抵其罪。
    然被牵连者,何其无罪?
    难不成这些细枝末节,手无寸铁之辈,还是再次造反不成?
    若说勋戚共天下,那也是勉强算半个的刘汉c与整个的赵宋,而绝非所谓的朱明王朝。
    至于士大夫共天下,更是笑谈。
    整个士大夫皆成为朱家奴仆,连奏事皆需跪白,何谈与士大夫共天下?
    至于士大夫富贵,什么富贵?
    就凭中了秀才就开始发放廪米不成?
    可最后何如?
    走到最后,告老还乡还需服役c纳税。
    国朝初期朝廷不发禁讳之字,因而受文字犯讳所诛,此可言与士大夫共天下乎?
    甚至于,于肃愍这般立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盖世功臣,且清贫忠介闻世者,居然为朱祁钰所疑,问出那声天下忠臣寒心之言:“于谦耶?”
    这也叫士大夫共天下?
    最后还被安上谋立襄王罪名处死。
    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若说这些还不算。
    那明宣宗阉割翰林院官员,被后人嘲笑,称:“翰林官称太史公,乃真有司马迁之腐乎?”
    以及当初翰林院以及诸司百官,苦苦哀求大行皇帝莫要南巡,且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以自戕相谏,却被连同杖毙十余人,其中尚且还不算,正德初年杖毙者,这也是士大夫共天下?
    那宋朝叫什么?
    大明只是朱家天下,不存在和其他人有“共”之说。
    如果说世代相承,衣食无忧,那普通卫所千户也是世代相承,匠户也是时代相承,难不成还能说与卫所c匠户共天下?
    说谈权利,文官尚且可以谈谈,但无法世代相承,是故只能说勉强。
    可勋戚除了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以外,从不越权,要兵马只需要皇帝有言,从来不成有过拒绝之说,如何能够称作,有太大权利?
    如若比起来,未必能够有胥吏权利大,至少这些人在地方而言,可谓一方霸主,无论换何人为堂官,最终还是离不开这些人。
    反而在京都的他们,故而兼并土地,为非作歹,反正几乎好事不干,坏事干滥,然无一不是将脑袋挂在裤腰带,随时可能被诛杀,或者褫夺官爵,乃至夺袭。
    这种事在大明一百五十余年里,曾经发生不止一次两次,谁也不知道自己为非作歹,明日会会不会死于此。
    但不做这些事情,总要让其有点东西消遣,有金钱来源吧?
    难不成都苦读圣贤书,做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文士?
    只怕如此,皇帝则必生忌惮之心。
    至于说皇帝与众人天下,在场除了少数几人,根本无人相信如此冠冕堂皇之言,更莫说有分内之责。
    众人只想混吃等死罢了,可不敢担任何责任。
    唯一责任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