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6、风平浪静诡谲涌(第1/2页)  明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璁以孔子《中庸》夏朝之礼,杞国已经不足以证明,商朝之礼,唯有宋国在用,而周礼却是如今在用,故而当从之,来表明,唯有符合时代,方能大行其道,无须刻意追求复古。
    张璁此言乃堂堂正正之言,以《中庸》之言为基石,进行阐发虽然孝等同于祭祀,但不可定义为古之祭祀。
    朱厚熜听后欣然点头,随后又问:“若是不追祖先c不立宗庙是否为不孝?”
    “然也!”张璁拱手相答,未免皇帝有些不解其意,然后又道:“《礼记·丧服小记》有载:「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
    郑玄注:「高祖以下,与始祖而五。」孔颖达疏:「而立四庙者,既有配天始祖之庙,而更立高祖以下四庙,与始祖而五也。」
    是夫自古以来,父祖亡故,当建庙享受后人供奉,以全奉孝之道。”
    张璁以《礼记·小记》中,非王者不举五年一次宗庙始祖祭祀典礼,天子举行禘祭,是祭祀诞育始祖,且以始祖配享,而立四庙祭祀,来佐证,如果不祭祀祖先便是不孝。
    说完之后,停顿一下再道:“由是《中庸》谓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c武之德,追王大王c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引完《礼记》之后,张璁再引周公追古公为太王c季公为王季,追溯先祖,皆以天子礼仪祭祀,而这般仪礼,上至天子,下至黎庶皆可用之。
    张璁煌煌之言,群臣听后尽皆颔首认同,哪怕礼部尚书毛澄,对于张璁此言也极为满意。
    诚然张璁之言,不乏穿凿附会之处,然宋儒《语录》有云:「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只要不是太过离经叛道,张璁今日以《中庸》c《礼记》解析皇帝之言,则并无太大问题。
    “哦?”朱厚熜连忙坐直身子,然后再问:“吾尝闻礼有天子而定,然否?”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此言为何,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不知问题出在何处。
    正在群臣思索之时,廖道南起身拱手回答:“然也!”
    “可有出处?”
    这下子群臣更加不解,明明是商议朝事,怎么好像变成讲经筵了?
    张璁c夏言c严嵩c杨廷和c毛澄等人眼珠子飞速转动,揣测朱厚熜今日究竟为何如此反常。
    自从清查皇庄贪完之后,朱厚熜每一次发问都是如此莫名其妙,先是问孝,后问追封c立庙之事,再问礼是否为天子所定。
    正在几人冥思苦想之时,廖道南却在侃侃而谈:“《中庸》有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善!”朱厚熜抚掌而赞,然后看着廖道南笑闻:“卿何许人也?”
    “臣湖广蒲圻人,庶吉士廖道南!”
    “卿学识弘雅,朕有一问,不知可答否?”朱厚熜点点头,然后笑问。
    “臣资质驽钝,然陛下所问,不敢不答!”
    “善!”朱厚熜显得颇为开心,然后便开始发问:“既然圣人云,礼仪有天子所定,是否朕可定礼邪?”
    “然”
    “非也!”
    廖道南话还未说完,杨廷和立马抢先打断。
    盖其已经猜到朱厚熜为何如此反常,因此才会当场打断廖道南所要回答之言。
    或者说,朱厚熜根本并非反常,而是故技重施,步步为营再给群臣挖陷阱罢了。
    此次被杨廷和抢言,朱厚熜也没有生气,反而一改前态,笑吟吟再问:“不知元辅先生此言何意?”
    “诚然《中庸》有谓礼仪非天子不可议,然中庸亦云:「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伏望陛下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