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6、大司马连举三将(第1/2页)  明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成化年间,京营兵员约三十万,弘治十四年十月乙丑,户部左侍郎李孟阳奏实军伍事,称:‘祖宗时天下都司c卫所,原额官军二百七十余万,岁久逃故者十六七致军伍空虚,防御不足是皆随宜益兵之计,然五军之中毙端百出,逃亡病故日以益多。’”
    “此事历代奏本皆有留存,陛下倘若不信,可命有司取来一看,至于今日京营,因逃逸严重,各级将领吃空额,原额三十余万,今已不足十之三四矣,圣人可诏各府都督一一对质。”
    “臣等不欲圣上此刻阅军,并非有意染指兵权,实在因为京营弊政已久,历代祖宗无力尽除,若是阅军,而京营久疏操练,如何足以一展国朝军威?
    或是陛下看后,又该让诸勋戚面对皇家?届时陛下又如何清理京营?我朝吃空额弊病,由来已久,陛下又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若是全部咎罪清查,则全军上下有动厄之危,且何人执掌京营?若只诛首恶,从者无罪,则必然有人患不均。如此种种,陛下不可不思之再三。”
    “子舆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京营各级将校,此刻犹如巨室,而侵占空额军饷,则为天下官军所羡也!历朝并非无意清理,但是奈何早已盘根错节,根本无法整顿。
    这也是为何孝哀皇帝监国之时,于肃愍公谦,分府分营,将原有三大营改为十团营,原因之一,后成化年间改十二团营,兵十二万,将汰选营兵为备役。
    弘治末年,朝廷从边军调集数万突骑精锐入京,糅合京营筛选精锐,建东西官厅兵,曰‘选锋’至于落选者,亦为备役。”
    “正德六年,霸州贼寇袭扰京畿,朝廷上下束手无策,前兵部尚书何鉴奏请调宣府副总兵许泰c游击将军卻泳c大同总兵张俊c游击将军江彬c延绥副总兵冯祯入京,听从太监谷大用c陆完节制调遣,平定匪患。”
    “正德八年霸州贼匪于镇江翻船,后为朝廷悉数而平,先帝大势封赏之后,谴回部分边军,其余留在京中,重新编制京营。”
    “而武将者,虎狼之士也!他每本粗鄙少文,其中心怀忠义者少之又少,又逢吃空额本就积怨已久,陛下此刻观阅三军,不免引起动荡,是故臣等尽显为难之色也!”
    所谓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京营糜烂,自从永乐年间便已开始,到土木堡之后,已然到了不得不改,而勋戚走马斗狗,将种俱亡,自此则由文官代为训练。
    到了成化年间汪直,更是进一步有内官c勋戚一同提督京营,形成互相提防,一同建设京营局面。
    可是面对于军队经商,以及吃空饷剥削问题不解决,就算换戚继光做五军大都督府都督,也没有任何作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都不是解决病灶的根本办法。
    是故眼下,群臣并不建议朱厚熜阅军。
    本来这些京营丘八懒散惯了,又因被吃空额,贪墨粮饷等事,积怨已久,这时候不处罚还好,可要是处罚必然引起轩然大波,甚至直接扯旗造反,也犹未可知。
    如果京营造反,边军一时间根本无法来得及勤王,到时一切将悔之晚矣。
    至于视若不见?
    那又何必阅军?
    难不成指望着这些训练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老爷,能够一展军威?
    显然是痴人说梦。
    朱厚熜听完之后,也明白了彭泽之言,但心中依旧有些愤愤难平,明知道暗疮生在腋下,却只能视若无睹,这让任何人都会心中不爽。
    遂咬咬切齿道:“难不成就这般算了?”
    显然京营已经烂透。
    可明知道烂透还不去改,这岂非坐吃等死?
    万一下一次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