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一世无悔追(四十一)(第1/3页)  大西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十安回了江南,萧张两家的婚事也成了,看似一切尘埃落定,想着总该步入正轨才是。

    登王府因联姻一语将几门世家得罪了个干净,张谨之身为太子门下客又是御前红人,随口一句话就把登王府拉下水来,朝臣都是人精,心里头都认定着登王府与张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倒也有闲言闲语说着,萧家赶在谨之少爷重伤未愈勉强落地走动之时成亲,无非是担心皇家偏私不愿远嫁贵女,从他们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中挑一个出来认做义女,册封远嫁。

    大年下的,先是南音名伶染上人命官司,再是这匪徒攻山强抢民女、还听那登王请旨与外联姻…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儿,即便别的陛下不管,这太子脚下京畿重地起了暴乱,难道陛下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成?

    身为帝王,一为民二为臣,三立法四安邦;若是连都城都无力护卫,谈何保家卫国呢。

    正逢年假,非伤民起战的大事想来陛下也不会急着审的;等过了今儿大年,明儿初一,十五元宵后开朝正月十六就到了。

    年节时下张灯结彩最显喜庆,今儿挂的灯一直到元宵后才能摘下。弘娘闲着没趣儿,让人搬来小木梯在底下扶着,自己挽起长袖衣裙,踩上木梯阶阶缓上挂灯。

    谨之才从内寝走出,两步走到木梯边儿微扬了扬下巴,小厮们便懂事地退下,腾出空儿来让他扶着木梯。

    木梯之上挂着两三只花灯,弘娘只管一个一个拿着挂上房梁。

    余光一瞧见他来了,先将手里的花灯挂上,低头再拿一只时扫了眼他的打扮,转身高抬手臂挂灯。

    道:;大过年的还出门办差?

    他走近了些,半抬头像在看灯,道:;果然同我一块长大,人也聪明。

    听听这是人话吗这,一口的毒舌搁外人谁能忍;且说他在外对人倒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样儿,人也不知道他这黑心肠。

    弘娘挂上灯,理理灯下须,烛光衬得五官秀美朦胧,张口的话却十分嫌弃:;不说拉倒,劝你回去换一身衣裳,大过年的穿得像奔丧。

    虽不好听吧,但是在理儿,大过年的日子还得一块儿守岁,外衣虽红,但内穿一身黑底银丝的不打灯笼都看不清是个人,一看就不是出门干正事的。别人论不论且不知,大年夜一身黑去见父母不得让长辈骂两句,搞不好还得怪她做妻子的不知劝告,纵着夫君胡闹。

    唉,想着就让人烦恼。

    谨之闻言,低头打量着自个儿,一本正经道:;我这外衣不是大红吗,挺吉利的呐。

    ;我寻思你这眼里抹了粪不成。

    论嘴坏,看谁比谁坏;打小一众孩子说笑斗嘴时,谁能比得过他张谨之。

    ;去你的吧!弘娘一恼,站在梯上抬腿一脚踢他肩上,道:;回头要有人上门来问,我第一个把你卖了!

    人家过年穿得华丽些也是人之常情,高门大户讲究的是一字;质,有衣料质地与着身的气之质等意思;一昧大红大紫,只会让人笑话徒有财银无内涵。

    谨之生于书香世家,祖父是当朝太傅,他是太子伴读,自小出入皇家;不敢说艳绝天下,好歹穿衣戴物都是极有气质的,一向最爱细罗丝绸为底绣以暗纹,选色都是清雅之质且明而不艳。

    去年穿的就是一身银袍绣金,还是御赐的缂丝衣料,今年忽而一换成了浓黑暗衣,要是脱了外头这一件赤色外衣,简直一个夜行者的扮相。

    一看就是干坏事的。

    看她挂完了灯,扶着木梯仔细退步而下。身旁的小厮也都走远了,婢子们各忙各的虽没在身旁呆着,但到底离得太近。

    谨之靠近了些,张开手臂拥抱她,脸侧在她耳旁好一会儿,再而松开怀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