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迎阳花开(四十九)(第1/2页)  大西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疑心重,不知是年少时不受先皇看重,还是因前太师叛案而心有余悸,多年来一直对太子颇为严苛,更是忌讳朝臣结党,朝中局势最要平衡。

    德云书院的大先生文采卓著,但也正因半朝门生,桃李天下,满誉一身生出许多祸端来;张家的太傅先生虽无此等桃李天下的根基,但所授门生皆是皇孙子弟,当年太师判案后就升为新一任太师,岂能不小心谨慎。

    檐上落雪惹人凉,别人家几句请罪也就过去了,若是落在张家门下,那就是抄家灭门的罪过。

    张谨之平日里都是留在东宫伴驾陪读,除去太子爷赏赐晚宴会晚些时候回府之外,再没有别的外出了。

    今儿稀奇得很,平日里黄昏末就该到家了,这会儿入了夜也不见人影儿,连个回家报信的人都没有,长辈们担心着,张家父亲就派人去打听打听。

    白日里老爷子从宫里教习出来时,不曾听说太子留谨之晚宴,这么晚了不见人影,细想着还真叫人担心。

    幸而是太师府的人,宫里宫外走动多了,多少有些耳目手段,没过久就带着消息回来了。

    ;被陛下留下了?

    弘娘院子里一路暖烛,半盏也不敢熄,听侍女去前院听了信儿回来,眼下这初秋夜风凉得她暖汤都喝不进去。

    回来的侍女垂眸压桑,道:;听说,表少爷也在。

    郑欢是国公府的少公爷,早就被陛下盯得紧紧,为免疑心,他一向是玩乐日子,一副逍遥风流的样子。

    弘娘记得,他决定不参加科考时那副失落怅然的模样,看着都叫人心疼;但国公府已是高门,即便是儿孙落败那也是一世富贵享不尽的,若这样的门第还出个功名子弟,那岂不是惹人眼球。

    张家爹爹从前是太傅,如今太师,门生皆是皇家子弟,谨之自小聪慧,这是躲也躲不过的名声,幼时便奉命伴读太子,这也是没入科考场的命。

    如今这两人都被留在宫中,弘娘心里不禁生出些不安来。

    真要有什么事会被留在宫里,谨之为免家人忧心,必然会先头委婉透露一二,这好端端的,一点消息都没有,实在担心。

    倒不是不知道他二人一直苦心筹谋什么,只是她如今嫁入内宅,外头的事儿只能听却也帮不上,总不知何时出点儿什么事儿来,闹的三五日里做噩梦。

    好比说,你人在深渊,巨石压顶,你知这顶上巨石总会落下,却不知是何时;不知这巨石落下之后,是将你砸得粉碎,还是成为你上阶之梯。

    不知该忧虑该欢喜,刀尖起舞,步步是血。

    弘娘出神想了想,闭目摇了摇头,有些乱了思绪,道:;一个时辰后,还没见出宫,你带着人去孙家告知延芳。

    他们一向亲厚要好,延芳的师兄弟们也多是在朝,都是常见面的好友,若真出了事也好歹有个商议。

    侍女规矩,屈膝行了个礼,低声称是。

    许是因为夜里风大了些,满院儿里的灯影都摇曳得厉害,晃得让人眼花,弘娘心烦地闭了闭眼还能听着这烛苗里的花火,一朵一朵炸开的裂声。

    一个时辰未到,院门传来脚步声,听着小厮喊了声少爷。

    弘娘心烦意乱的眉间川字一松,抬起头时正看见谨之拿着包裹踏进房门,她心急开口,没说什么先抬手让侍婢们都先出去。

    清了屋里的人,弘娘一转身,见他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坐下倒茶喝,看来是问话了,这一副口干舌燥的样儿。

    弘娘问:;怎么了今晚,陛下疑心您们了吗?

    啧啊~

    他动作斯文但喝得倒是挺痛快的,一杯又接着了一杯。

    看这无所谓的样子,弘娘舒了一口气,心下明了并非事出突然而使得措手不及,他显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