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二章 黄鹤楼的战斗(第1/2页)  抗战飞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汤包,味道真不错。红梅,你以前来这家吃过吗?”高飞问,靳红梅点点头。他没有继续问,靳红梅也没有多做解释。毕竟人家靳主任以前是军统的战将,去过哪个城市都不稀奇。

    品尝过了美味的汤包,几个人出了饭馆,继续由靳红梅带路,游览大武汉。要说武汉最有名的,当属黄鹤楼。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绝美诗篇,传诵千年仍然朗朗上口。

    黄鹤楼,在武昌蛇山之巅。唐朝著名诗人崔颢、李白等均在此楼写下过千古名篇。来到大武汉,不上黄鹤楼去参观欣赏一翻,那就算白来了。还是有靳红梅带路,高飞一行四人来到武昌,登上了黄鹤楼。

    站在黄鹤楼上,望着万里长江,江水滔滔。江风扑面,想起如今抗战烽火燃遍九州,让人不由心潮澎湃。

    这时候的黄鹤楼,还是相当破旧的。就是建在山头上的一座木质阁楼。说是危楼有些夸张,但是和美轮美奂,却半点都不沾边。

    高飞站在窗户旁边,吹了好一会儿的江风,也没做出半首诗。但是既然来这儿了,不说点什么应应景,好像又不合时宜。于是他就大声背诵了崔颢的著名诗句黄鹤楼。

    背到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故意拖了个长音,让人听上去,似乎是感慨良多的样子。其实高飞这时候唯一想的就是,千万别背错了字,免得

    让人听了笑话。

    “好诗!好诗呀!”高飞背完了诗,正等着听靳红梅的评价呢,耳朵边突然响起一个陌生的赞美声。高飞一回头,就见一个穿着白丝绸的短褂、肩挎盒子炮、头上戴米色宽沿礼帽的家伙,正对着他笑着拍巴掌。

    就冲这身行头,高飞就判断出了这人的身份,汉奸!除了汉奸,一般人谁敢公开把枪盒子带在身上?所以,高飞就没理他。他是来办大事的,不想节外生枝。

    但是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过去的。高飞不理这汉奸,汉奸还不答应了。

    “哎,我说,小家伙。爷夸你诗作得好,怎么?还给你脸了不是?爷跟你说话,你都不带搭理的?”旁边有过来俩歪戴帽子斜挎着枪的汉奸。

    高飞一看躲不过去了。再瞅瞅周围,还有几个游客,现在要是打起来的话,恐怕会惊动了群众。高飞就对穿白绸衫的汉奸一笑,“我不知道你是在夸我。刚才那诗不是我做的,是别人做的,我只是触景生情,背了一遍。”

    “别人做的?谁做的?你把他叫过来让我看看?”白绸衫不依不饶。

    高飞很无奈,“我叫不过来。作诗那人叫崔颢,是唐朝人,已经死一千多年了。”

    他们在这儿说话的时候,那几个游客感觉到事情不对,赶紧下楼离开了。汉奸找事,谁也不敢在这儿看热闹,都害怕被牵连。

    旁边没外人了,高飞松了一口气。

    王斌、花云也松了一口气。靳红梅则是微笑的看着众人,一语不发。

    穿白绸衫的汉奸一听高飞说作诗的人死了一千多年,知道是自己没文化闹了笑话,当时就恼了,“你是干什么的?良民证拿出来!你们几个,把良民证全都交出来!”

    高飞他们哪儿有良民证?汉奸伸手就去取枪。一边从枪盒子里往外拿枪,一边骂着,“马的,你们这几个土匪,今天撞到我的手里,你们一个也别想跑了!等我把你们抓到侦缉队……”

    后面的话他还没有说出来,王斌、花云已经冲上去了。俩人一个对付白绸衫汉奸,另外一个去对付旁边那两个汉奸。高飞也冲了过去。

    王斌对付那个白绸衫汉奸不费劲,花云一个人去对付另外两个汉奸,就有点儿人单势孤了。花云挑了一个,第三个汉奸却并没有上来帮忙,而是在旁边看热闹。

    高飞一看,就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