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公主情事(五)(第1/2页)  知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只有长苏的渔民自己才清楚,若不是小瀛洲庇护,只怕还会有更多的悲剧发生。    虽说断了他们远行的路,但每逢淡季时,小瀛洲也会对他们施以援手。    若小瀛洲真的放任不管他们,那这长苏的百姓才是真正疾苦不堪。    是或不是,也只有百姓们才能评判,敬阳公主便是再不愿相信,也不得不信了。    聪慧如她,这时候也察觉到了这其中必有隐情。    但她是永绥的长公主,不管怎么样,她都没有理由去指责她的父皇。    不过,敬阳公主从小是和皇子们一起读圣贤书长大的,如若小瀛洲并无错处,她便是断不能不仁,视小瀛洲百姓的命如草芥。    在长苏的那几日,她的心中一直觉得惶惶不安,只因纳兰九思是个好的君主,是她误会了他,她心中觉得愧疚。    她也打听过有关纳兰九思这个国主,他在长苏百姓的心目中,却是比长苏的父母官还要受人敬重。    从没有一个人说过他的不是,甚至他们还自发为他建了一座庙宇。    她听闻此事后便去一探究竟了,纳兰九思生怕有人对她不利,不管她走到哪里他都在她保护着她。    他做的这些,敬阳公主都看在眼里。    她却只有感激,因为她的心早已许了别人。    庙中香火旺盛,祈福的百姓往来不绝,可以看出他们对纳兰九思的崇敬。    “公主现在该知道本王所言非虚了吧?”    他做得多,却从来没有祈求过能得到多少回报,这庙宇也是他们自愿修建的。    敬阳公主的眼神略有歉意,她刚打算开口向他道歉时,他却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    淡淡笑道:“公主有自己的立场,本王晓得的。”    他这般的云淡风轻,好像什么也不在乎,敬阳公主便觉得他很神秘,使她看不透。    “不瞒公主,其实你父皇早已同本王议过东归一事,只不过百年来我小瀛洲早已习惯了与世无争的日子,本王便拒了。”    而永绥之所以是现在这般态度,便是因为此事罢了,纳兰九思不会不明白。    敬阳公主的和亲只不过是一个引子,他们真正打的是整个小瀛洲的主意。    他都清楚,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听他这么一说,敬阳公主便豁然开朗了。    他将这话说得是轻巧,但她还是感到万分惭愧。    她是永绥的公主,而今在纳兰九思的面前,却显得很是微不足道。    与他比起来,她还是太过于自私,并不是她自认为的那般仁义道德。    她以前无意中看到过前朝留下来的卷宗,那时候还没有大夏和永绥之分,整个大陆都是一体的,小瀛洲也是连在一起的。    直到后来君主身边一位姓沈,一位姓北堂的两名大将判主,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将这块大陆分成了永绥和大夏。    而小瀛洲则是前朝的皇室趁着战乱逃过去建立的。    前朝的国姓便是纳兰。    他们纳兰一族的人在那场战乱中,所剩无几。    好在,他们天生善阵,逃去小瀛洲后,便以阵法隔绝了两岸。    这才免去了一场血战,也保住了纳兰一族最后的血脉。    纳兰一族天生仁善,他们不喜纷争,在小瀛洲安定下来以后,他们便习惯了这样安稳的生活。    再后来,沈氏一族上位,在南边建立了永绥。    为了江山稳固,他们也去找过小瀛洲,只是最后都无功而返。    稳住了江山后,沈氏后人便改了那段历史,说是纳兰王族是自愿将皇位传于沈氏,而北堂氏所建立的大夏才是真正的反贼。    至少在如今,普通百姓是不知其中真相的。    她以前也不信,是因为她自己便姓沈。    可是后来长大后她便信了,有很多证据是销毁不了的。    只是,这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她沈氏一族接管这半片江山后,并不比前朝差。    成王败寇,这是恒古不变的事实。    但他们终究是姓了纳兰,永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