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回 代州破敌(下)(第2/4页)  巨贾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卢嘉瑞将尸体扛到帐篷外放到自己马背上,自己也跳上马背,向营外疾驰而去。

    卢嘉瑞将胡女尸体抛掷营外远处回来,将士们也已各各归营。将官们此时已经齐集王将军营帐,正争相各自表述战迹战功,王将军也已经披挂整齐,坐靠在将军桌后,默默听着,不发一言。卢嘉瑞进得营帐,王将军定睛看看他——那或许是欣赏或许是感激的目光。

    “各位将军,如今夜已深,大家一夜杀敌,疲累已极,不若各各回营安顿歇息,有事明日再议也不迟!”卢嘉瑞看大家纷说不休,便大声说道。

    “好,今晚各位将士奋勇杀敌,劳苦功高,也已疲乏困顿,有事明日再议,都回去吧!”王将军说道,端坐不动,声音却还是宏亮的,掷地有声。

    于是,大家只好止住说话,退出王将军营帐,散归自己营帐中。

    从代州破敌回来之后,王将军威名大震,辽国人再也不敢轻易犯边。代州的守兵将士自然对王将军感激不尽,朝廷也是不吝嘉奖,王将军得到了巨大的褒奖声誉。

    王将军心里却私下庆幸并感激卢嘉瑞。他知道要是那个夜晚没有卢嘉瑞的私下防备安排,后果难以设想,就连自己的老命都不知还在不在,更别说什么嘉奖和声威了。因此,自那次夜战之后,他格外的看重卢嘉瑞,无论操演还是出战,甚至平时兵谋战略的思想,他都乐意跟卢嘉瑞商讨。卢嘉瑞常被叫到王将军那里谈事或闲话,他俨然成了王将军的谋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汴京渐渐地却出现了另外一些传言。也许是慵弱成了习惯,也许是对带兵将领一贯的疑忌,除非危亡在即,朝廷对带兵将领往往不待见。将军们越是能打越是可能遭受排抑。

    王安远将军代州一战大破胡虏,当时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也招徕了朝廷文官的嫉妒和皇上的猜忌。于是乎,时间一长,谗言就多起来,有说王将军深入辽国劫掠友邦,破坏了宋辽和平关系,势将导致边境不靖,战祸不绝,遗害难尽;有说王将军违慢圣旨,拥兵自重,不及时出兵,导致代州守城军民损失惨重,深受苦难;有说王将军将掳掠辽国财物中饱私囊,私将胡女收用;有说王将军归途防备松弛,耽于财货美色,遇上偷袭,兵将大有折损,还险些全军覆没;又有说王将军平时治军不严,还私自动用军力假借军需之名贩卖违禁货物;此等传言,不一而足。

    谗言传出宫廷,就变成了流言,慢慢的传播天下各地,尤其传到了忻州。也许皇帝或朝廷文官大臣们放任且乐见这类流言的传播,好让在外带兵的将军们小心点,悠着点,别以为手里有了兵将,或打个胜仗什么的,就可以气高意得,须知前途命运还拿捏在朝廷皇帝大臣手里。

    大宋立国以来的成例,向来是重文轻武,文官话事,武将轻三分的,还常常出现不习武事的文人甚至宦官执掌兵权或监军出战的怪事。

    传言四起,王将军却不能淡定。以往的事例表明,这样的流言漫天飞,不管是否真实,最终流言的主角都是要倒霉的。于是,他赶紧上奏章自辩,但久久不见朝廷有批答下来,这让他更紧张。他只能再而三地上奏自表忠忱,终于盼下来一道朝旨,只是安慰诫勉的意思,并没有正面明确传言所及之事项,更没有确认他的清白。

    王将军越发预感到不妙。他自忖流言涉及诸事,虽则应该没有留下什么明证实据,但也不能说自己都没有涉嫌。想想自己的过往作为,他渐渐地害怕起来。尤其是关于胡女的事情,他私下问了卢嘉瑞,卢嘉瑞也说从未告诉过别人。王将军当然是相信卢嘉瑞的,原来就是卢嘉瑞主动默然为他处理掉这手尾的,当然不会再跟别人说及。至于违慢圣旨,虽是为着战阵兵谋,只是朝廷要说你有你就有,辩白也没有什么作用。再说他私吞缴获的胡虏财货,私自动用军士贩运私货,他只能罗列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