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形势(第1/2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是个好日子,在安6无所事事大半月的宇文温,收到了邺城那边的飞鸽传书,按其中内容所述,他的王妃和世子启程回西阳了。2

    虽然还没有到喜大普奔的地步,但宇文温已按耐不住喜悦之情,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圈才坐得住。

    王妃的车队从邺城回西阳,大概得走上将近一个月,所以他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妻儿,但有了盼头,就不用成日里辗转反侧。

    先丞相尉迟迥的葬礼已经进入尾声,近日刚刚下葬,天子罢朝三日,满朝公卿均参与这场葬礼,邺城内外一片缟素,可谓是极尽哀荣。

    极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最后还是没有生,杞王世子、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明已经启程回山南,而大冢宰、杞王宇文亮则留在京城。

    虽然看上去一团和气,但宇文温知道较量已经暗地里开始。

    蜀王世子尉迟惇继蜀王位,所以现在该称呼他蜀王尉迟惇,父死子继这没什么让人意外的,同样在意料之中的是尉迟惇继任丞相一职。

    不说血缘,也不说政治因素,尉迟惇一年多前是征隋大元帅,在其指挥下周军最终收复大片失地,光是凭着这个功劳继任丞相都说得过去。

    尉迟家的权力交接看起来很平稳,但不代表往后就是一帆风顺,各方势力随后第一场较量的结果,以尉迟惇退让告终:天子的婚事,延后一年。

    若按原本计划,天子如今已册立胙国公尉迟顺之女尉迟明月为皇后,奈何尉迟迥忽然去世,打乱了计划。

    父亲去世,身为儿子的胙国公尉迟顺,自然要服丧,可若真要服丧三年,那他女儿和天子的婚事总不能等三年,所以要特事特办。

    然而却特办不起来,因为事关人伦纲常。

    尉迟迥在世的三个儿子中,尉迟惇已经被天子夺情,为了辅佐皇帝处理朝政不得不以日易月,三十六日后便开始履行丞相职责,如果再夺情尉迟顺,天理何在

    为何要夺情是朝廷运作离不开胙国公么不是。

    是胙国公急着嫁女当国丈,不想为父服丧么当然不是。

    那么是天子好色,急着和貌美如花的尉迟明月敦伦么那更不是了。

    所以咯,夺情做什么

    丞相挽社稷于危难,立有不世之功,如今尸骨未寒,受辅佐之恩的天子却急不可耐要册后敦伦,受养育之恩的胙国公为了富贵也是急不可耐嫁女,翁婿若如此不要脸,那么人伦纲常还要不要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做臣子、做父亲、做儿子的都要有样子,不然像什么话

    故蜀王尉迟迥,作为一个臣子和父亲是尽职尽责的,那么作为天子的宇文乾铿,就要有君主的样子;作为儿子的尉迟顺,那就要有孝子的样子。

    内容义正言辞的奏章,如雪花般堆满天子及蜀王尉迟惇的案头,都是硬骨头谏官的进谏,无论措辞如何,大意都差不多:

    尉迟顺服丧以日易月那就是大逆不道,就算尉迟家不在乎,可天子总得要脸面,大婚必须延期。

    有没有人在背后怂恿这些谏官肯定有。

    有没有证据证明哪个是幕后黑手当然没有。

    一番较量的结果,看上去是各退一步,天子的大婚自然要延期,尉迟顺理所当然要为亡父服丧,三年改一年,一月顶三月,之后天子举行大婚,册立尉迟顺之女尉迟明月为皇后。

    这样一来可谓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而实际上尉迟家吃了点亏:朝廷内已经有人敢对抗尉迟惇,虽然只是仅限于礼制,但尉迟惇刚上任就吃了个暗亏,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个好兆头。

    可想而知,待得站稳脚跟之后,新丞相尉迟惇迟早会找回场子,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这个丞相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