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三番四复打脸(第2/4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忧,只要老老实实的,尉迟迥就算起了心思,也不会害了宇文乾铿的性命。

    毕竟小皇帝没了,剩下的宗室就是宇文亮、宇文明、宇文温三个成年人,尉迟迥除非翻脸,否则扶持一个小孩子,要比让成年人做傀儡皇帝靠谱得多。

    而宇文乾铿的姊姊千金公主,如今是突厥可汗的可贺敦,要是千金公主唯一的弟弟被害了,那枕头风吹起来可是要命的。

    三年来的局势发展表明,丞相尉迟迥确实是想消灭杨坚,收复河山,如果真能攻灭杨隋,尉迟迥立下复国之功,封王、加九锡理所当然,而摊牌的时刻,也许会到来。

    可那时摊牌要比现在摊牌强,要灭杨隋,怎么也得花上一段时间,也许一年,也许五年,那么山南可以多争取时间囤积力量,如果现在或不久之后就摊牌,形式对山南十分不利。

    正所谓未雨绸缪,小皇帝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宇文温要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判断宇文乾铿的表现如何,以便让父亲宇文亮做好应对。

    朝政虽然为尉迟迥把持,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尉迟迥一系,如果局势稳定,宇文亮可以尝试联络那些愿意站在皇帝这边的大臣、刺史、将领,慢慢形成“保皇派”。

    不敢说从尉迟迥手中夺取大权,至少能形成有效的掣肘,让这位太祖的外甥,安心的做大周忠臣,复国大功该赏,封王就封王,加九锡就加,只要不篡位,什么都好说。

    东晋时,王、谢两家就把持朝廷大权,但至少和司马氏能够共处,虽然也有龃龉,但好歹“床头打架床尾和”,宇文亮就希望能这样,宇文氏和尉迟氏不翻脸,好歹把日子过下去。

    至于子孙后代的事情,那就子孙后代去处理,首要的就是把窃国恶贼杨坚干掉,收复大周江山,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前提就是小皇帝‘老实’,如果不‘老实’,那么宇文亮决定要改变策略,首先就是全面对陈友好,为联陈御敌留个后路。

    这样一来,对陈作战必须停止,任巴州刺史的宇文温首当其冲,要化干戈为玉帛,变成亲善大使,把陈国俘虏和百姓悉数释放,适当赔偿损失。

    先前俘虏的陈国长沙王陈叔坚,自然是要送回去的,也就是释放善意,敦睦邻邦,缓和同陈国的关系,以便未来局势恶化时,能够抱团取暖。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为了密切双方关系,亦或是证明自己的诚意,可以派质子,也可以联姻,不管哪一样,首当其冲的还是宇文温。

    他是幼子,理所当然去做质子,家中又有个女儿,虽说是“买一送一”的继女,实际上却是正经的宇文家公主,也是宇文家后代中唯一的女性,年纪小点不要紧,可以‘特事特办’。

    ‘狗屁的质子,狗屁的联姻!’宇文温心中骂道,一想到这里就无名火起,这两样他都不想选,所以比父亲还要急切的希望小皇帝靠谱些。

    好歹能忍到灭了杨隋再翻脸啊!不行就先做美食家,做木匠,或者吟诗赋词,要么就练书法练山水画,皇帝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可别钻牛角尖!

    我认得一个皇帝,书法了得,鼓搞出了“瘦金体”,你也可以尝试一下练书法,弄出“宇文体”流传千古嘛!

    宇文温越想越离谱,越想越无奈,先前他很乐观,可是今日之事让他没法乐观,小皇帝明显心智已经超越了年纪,就希望能理智些,亦或是‘演技’能够娴熟些。

    少年天子斗倒权臣,后世耳熟能详的例子,是清朝的康熙皇帝,而这个时代也有了先例,结局是一正一反。

    正面的例子,是六年前去世的周武帝宇文邕,当他被扶上皇位时年方十七岁,他的两个皇帝兄长,已经被权臣堂兄宇文护害死,他是第三个傀儡,也许不是最后一个。

    宇文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