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 阅兵(元首以及火炮)(第2/2页)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尽心思只是为了把两吨重的穿甲弹头,扔向四公里开外的要塞目标,而同样的工作换成英国人来干的话,他们只需要随便拖几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出来改造一下,然后在弹仓里挂上五吨半的“高脚柜”或者十吨重的“大满贯”,再厚的碉堡都能一发入魂。

    德军的炮兵在二战里表现的相当平庸,除了炮兵战术使用上的失误,还在于炮兵武器总体性能上的落后。这里主要说的是师团级别的重型火炮,大都还是世纪初的设计,先别说和开挂般的法国火炮相比了,有些指标甚至连意大利炮都无法匹敌。

    徐峻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但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因为一款重炮的改进不是拍一下脑袋或者画一张图纸就能搞出来的,大口径火炮铸造技术的改进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一下子就放出一颗卫星。

    克虏伯和莱茵钢铁在技术储备方面依然有些不足,毕竟德工曾经荒废了十多年。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在获得法国与英国的军工最新科技成果之余,德国还雇佣了一批两国的相关专家,开始展开新型支援火炮技术的开发。

    但是留给德国的时间还是不够,徐峻目前只能调用法国和英国的现成火炮,来对德国陆军的炮兵力量进行补充。

    说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是在平白增添后勤补给系统的压力,而德国的后勤系统在此之前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

    总算是初期炮兵的主要任务是固定筑垒地带的火力压制,可以在一线大量储存弹药,这才分担掉了部分战时后勤系统的压力。

    克虏伯生产的kan一ne18型一百七十三毫米加农炮,是一种先进的师级支援火炮,历史上四一年开始装备德军,用以取代性能落后运输困难的毛瑟18型二十一厘米加农炮,这种火炮可以把六十八公斤的高爆榴弹射向二十九公里之外的目标,被后人评为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远程压制武器。而台下那队半履带牵引车牵引着的,就是这种火炮的全尺寸木制模型。

    真正的kan一ne18还在克虏伯工厂里进行一系列改进,在元首的“新想法”以及一堆专家的努力下,相信这种新型火炮诞生后,将会发挥出比历史原版更强悍的性能,元首亲口做过保证,所以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德国的炮兵方阵拖出了小两里地去,因为型号实在太繁杂了,徐峻看着这堆五花八门的各型火炮,耳边似乎能够听到后勤军官的绝望哀嚎。

    不过观众却看得兴致勃勃,包括后面那些外国来宾们,他们都被这壮观的队形所震撼,这排列整齐的粗管子,在他们眼里就是强大国力的证明。

    “斯巴拉西,卡嘎!(太棒了,阁下!)”小松大佐兴奋的叫着,同时不断按动着照相机的快门。

    “看看这只愚蠢的黄猴子。”此时一个声音突然在后排响起,紧接着就是一阵肆无忌惮的哄笑。

    ps:作者还在恢复中,谢谢大家的支持。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