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儒门子弟(第1/2页)  仙侠世界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否则我钱子墨是不会与你善罢干休的!”

    说完。儒衫少年长袖一甩,依旧负手望天,作大义凛然状。

    …………

    这人有病吧?

    杨凡还在石头村时,也曾经见到过走乡串镇的戏班子。

    这儒衫少年的作派倒是与那戏台子上演得一般模样,也是唱戏一般的做作和夸张。

    可这里是戏台之上么?

    想想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正常交流,突然跑过来一个家伙,张口闭口尽是些歌剧唱腔,舞台造型,会让人产生什么感觉?

    杨凡懒得理会他,掉头就走。今天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他现在只想快点与古月会合后,看看手里的卡片要凑齐两个人的资格证还差几张,如果不够的话赶去抢夺补齐。

    “站住!”

    这儒衫少年钱子墨不但嘴上不停,脚下也不停,竟然拦在了杨凡的前面。

    杨凡不耐烦的问:“你想要怎样?”

    钱子墨先是整理了下因走得太急而有些皱折的衣衫,然后才负手昂头说话。

    “子曰……”

    杨凡耐着性子听完他说的,才如道这钱子墨竟是一名儒门子弟。

    儒门。

    不是一个门派。

    儒门是一股势力!

    是一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上到国家大事,下到民众日常,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宏元仙朝各个层面的可怕力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儒门”的核心理念与宗旨。

    意思是说,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不让百姓知道呢

    因为“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智商不够。

    因为“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理解能力不够。

    既然不易知,知起来很麻烦,所以就不用知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儒门”子弟的理想抱负与自我肯定。

    意思是:为天地确立起规章制度,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儒门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也就是说,儒门中人自认为是天地的代表,他们继承掌握的知识是老百姓不懂的学问,老百姓只有在儒门子弟的指挥指引下工作劳动,才能生活得幸福太平。

    而儒门的规矩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臣子要服从君王,下司要服从上司,儿子要服从父亲,妻子要服从于丈夫,学生要服从老师等。

    凡是不服从者便会被是为“无礼”,“非礼”。

    无礼或非礼就会受到惩罚,以体现“礼”的尊严,礼的监督者就是信奉礼的人,也就是儒门子弟。

    打个比方说,在儒门子弟眼里,如果你有父亲,那么儒门子弟就是你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如果你有君主,儒门子弟就是你君主的主人。

    “儒门”还讲仁!

    不是对自己人仁,是对敌人仁。

    准确的说是对侵犯伤害自己国家百姓的侵犯者仁。

    就好比百姓是羊,而儒门子弟就是牧羊人,而来侵犯的强盗则是狼。

    狼吃了十头羊,但这牧羊人并不与狼拼死一斗,而是送十头羊给狼。

    还不够?那再送十头,百头……

    和狼做朋友,以显示儒门圣人慈爱心肠,教化之功。

    实际上只是因为……

    这羊并不是牧羊人的财产,他当然不心疼。

    儒门子弟只要做指挥者,做主人,并不真心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