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稼轩赐宝(第1/3页)  万羽堂契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天之后,终于看见了洞庭水域,到了洞庭东畔的岳州城,元敬阳忙和张天锋告别,看他在路上远去,元敬阳方才长舒了一口气。

    禹边云奇怪地问元敬阳:“怎么好像张前辈走了,你跟心头有块大石头落下一样的?”

    “你还说我,你自己不也吓得不轻么!”元敬阳这些天在船上天天做噩梦,都是让张天锋讲的那些事给害的。

    禹边云忙加掩饰,抖擞了精神,念了几句诗。

    “我们现在去哪啊?”董国用问道。

    “先找家客栈坐会儿吧。”高邦宏提议道。

    史霁风想了个好主意:“既然来到岳州,怎么能不去岳阳楼呢?”

    “嗐,我都去过好几次了,不过尔尔。”禹边云满不在乎地说。

    “你去过,我们没去过啊。”元敬阳道。

    “哈哈,好,正好我也能给你们当个游玩的向导。”禹边云一抖纸扇,扇了又扇。这都深秋了,为了风雅也不嫌冷。

    这岳阳楼又名阅军楼,位于岳州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c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主楼高六丈一尺,进深四丈五,宽五丈四,分三层,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c枋c椽c檩互相榫合,盔顶于上,顶上布满金色琉璃,耀眼夺目。

    进了岳阳楼,里面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三三两两聚集,饮酒填词作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乃是唐代诗圣杜甫所作的《登岳阳楼》,全篇满是凄苦艰难,仿佛正应了这萧瑟秋景。

    他们循声看去,乃是一个独坐一桌c自酌自饮的绿袍中年。

    禹边云如炬目光在那中年身上扫了一扫,小声对元敬阳说道:“此人虽乌首皓齿,但满面沟壑,双目浑浊,人中短促,印堂无光,想必胸有郁结长年豪饮,恐难有高寿。”

    禹边云说完,那中年人忽然打了个奇怪的嗝,接着直直伏在桌上,尽管周围全是人,却没有一个注意到他。过了一会儿,岳阳楼的主人走过来看了看那中年人,叹口气摇摇头,给随仆几两银子,让他去安排安葬那中年。

    “春风得意和郁郁寡欢仅有一座之隔,可叹可叹。”禹边云感慨道。

    元敬阳有些惊惧地看着禹边云,生怕他替自己也点评一番。

    一行人走到二楼,分两桌坐下,他们对着窗外广袤的水面,顿觉自己渺小恍若无物。

    禹边云忽然想道:“如今已是要到八月了吧。”八月,那就意味着中秋啊。

    这时从附近桌传来一阵吟唱:“洞庭青草,近中秋c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禹边云说道:“这是张孝祥的《念奴娇》,可真应景啊。”

    元敬阳们又循声望去,之间那桌上一人,身着六品刺史官服,脸长而方,剑眉如墨似有怒容,双目长而有棱好似两把鱼肠嵌于其上,隆长口正,须发浓密有风骨;再看身形,体态伟岸,背阔胛长宛如铁担,好似有千钧之力,能擎天托日。

    禹边云不免赞叹道:“真伟男子也!”

    那官老爷旁边还有几个护卫,其中一个护卫看见元敬阳们盯着那刺史看,瞪了他们一眼,说道:“看什么看?知州大人是你们随便看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