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章:暗自抹汗(第1/2页)  大宋好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铭有点不相信,这官家是理万机的人,怎么可能会抽时间专门来看张正书呢?

    可这张小官人说得信誓旦旦的样子,周铭也就将信将疑了。狂沙文学网

    “小官人,官家真会过来?”周铭不自觉地问多了一句。

    张正书却不以为意:“放心吧,就在这十天之内,只要皇城司把水报上去,他准急!其实不用皇城司禀报,就算是地方官员,为了撇清自己,也是会上报的。”虽然张正书没有做过官,但这种事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了。当官的,有哪个是肯背黑锅的?要是有突发况,无非是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尽力掩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沾因果,成功脱;二呢,则是一开始就极力撇清,然后临到头了就装出一副自己已经尽力了,但事到这里已经无济于事,他也是没办法的,早就上报朝廷了,是朝廷不重视,不关我事啊!后果呢严重一点点,但也能脱。

    最惨的就是想掩盖但已经来不及,没法掩盖的那种官。要是还被人戳穿了,那就更惨了。这会想上报,可朝廷都知道了,你这时候上奏折有用啊?这种连局面都挽救不回的官,最后只能是被贬谪流放了。

    所以懂行的官,都会第一时间就做出判断。

    事不算严重的,那就掩盖下来。要是盖不住了,有苗头了才上报。事严重的,那就一刻都耽误不得,立马上报,撇清自己。

    不会这一招的官员,都像大浪淘沙一样,被筛选下去了。

    剩下在朝中的,都是一些滑不留手的老油条!

    要不怎么说,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呢?再红的心,到了官场里面,不用三个月就黑了。

    这也是为何一个朝代到了末期,莫名其妙的就那么多贪官污吏,那么多尸位素餐的官员了。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啊!

    想想看,一旦朝中开始有这些老油条出现,那是不是说明好官已经被贪官、庸官给驱逐了呢?十有九八是这样的,因为这才符合朝代更迭的规律。为何?还不是因为一个朝代初初定下的规矩,后世不能推翻吗?“祖宗之法不可变”,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漏洞的越来越多,堵漏洞的又堵不了,那自然就玩完了。

    归根结底,用老马的话来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你不与时俱进,自然就被淘汰了。而用已经被淘汰的法律,想要治理一个脱缰的国家,那是痴心妄想。换句话说,就是法律漏洞太多,国家被钻了太多空子,所以一个朝代就灭亡了。

    想要朝代不灭亡,那就只能天天堵漏咯,那有什么好说的?

    世界上就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中国人就老想着一劳永逸,比如秦始皇,想秦朝世世代代传下去,结果二世而亡;朱元璋,想明朝按照他的模式运转下去,结果后来自相矛盾,财政枯竭把自个玩死了;清朝见识到了火器厉害,害怕汉人掌握了武器之后对付满人,所以宣扬“骑得天下”,结果被西方世界用火炮、枪弹焦作人……

    说白了,都是一些痴心妄想的人,企图阻拦世界的发展。

    殊不知,堵不如疏,你越是想要堵住,那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那自就越容易崩溃。

    反正呐,世界上的道理都被老马说完了,只要细细思索一下,就知道宋朝的弊端。比如这个撇清责任,就是所谓的“政治智慧”了,宋朝叫做“为官之道”,明哲保。但是呢,最后害了谁?还不是那些穷苦的百姓!

    只是张正书明知道如此,也很不屑这样的“为官之道”,可事物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想要改变,而已非一朝一夕之功,张正书也只能反着来利用它了。

    这事说起来不复杂,哪怕是周铭也立马明白了过来。只是这里面的道理,却很少有人深究。这也是中国人做学问的一个弊端,只注重表面变化,而忽略了内在规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