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子归庄因果(第2/3页)  西游之圣郎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进一步。

    此时陈玄屠二人到了一农庄,庄门向南开,竹节楼牌上书“子归”二字,二人过牌入庄门,只见田纵交错鸡犬相闻,庄家细户劳作于田垄之上,别有一番世外之景。

    陈玄屠背负弘业禅师行于田间,寻得一劳作老汉问路客栈。

    “老丈,这地方是何处?可有集市客栈否?”陈玄屠一年多来久听佛经,身上的戾气已经消散无几,有那一幅佛门行者的态势。

    老汉观玄屠是年轻儿郎,而且背驮和尚佛家不像是恶人,于是说道:“小娃儿,此地名曰子归,是农家乡村并无客栈。老汉家穷无力安歇贵客,你们且向北行个二三里,便可看见大庄园,冯老爷一心向佛专注求道,收留你们也不是难事!”

    “多谢老丈!”

    陈玄屠欲前往问宿,老汉止住其步伐,还有事件叮嘱。

    “你这小娃怎么如此心急,且听老汉道明个中忌讳:

    府大家深前县君,

    冯爷庄中有三子。

    大儿应作朝廷兵,

    出征边疆死沙场。

    二儿作奸犯了科,

    判入死牢秋后斩。

    三儿体弱又多病,

    去年阎王要了命。

    可怜冯老上春秋,

    膝下断子绝了孙。

    入庄莫提儿孙字,

    定有一番好招待!”

    陈玄屠心道冯老爷如此之悲惨,难道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天地不容传承香火儿孙,这倒和鹏丈有一比。

    “谨记老丈指点!”

    ………………………………

    陈玄屠二人步行三里,果真有见一大庄园,朱字红门高头狮,石台之上家丁来回巡逻。

    “来者何人?”家丁问道。

    “远方云游客,初到宝地天色已晚,欲借一宿,还望贵府布施。”

    西行路远,这套说辞玄屠生已经记得滚瓜烂熟。

    “请禅师行者稍等,小人去禀告老爷!”家丁看见佛门客便急匆匆地走入庄园,可见老汉说的不假。

    未过片刻,一位长衫青袍的老员外出门相迎,面色恭敬步伐急切,清瘦身影跑的极快。

    “不知贵客驾临,小老儿有失远迎,还望禅师恕罪!”

    弘业禅师拍拍玄屠生肩头,示意玄屠放自己下来。禅师虽未步行,但平常之躯已受尽颠簸之苦,面色苍白行路不稳,勉强一笑道:“老施主宅心仁厚,收留贫僧等二人,弘业见礼了。”

    “禅师不必多礼,小老儿静心礼佛,也算半个佛门中人,今日禅师能落驾鄙庄,小老儿荣幸之至,快请进!”

    二人随着老员外入了庄园,才知别有洞天,这哪是乡家舍府,亭台楼阁涓涓水流,九进大府供奉佛像道尊比比皆是,真乃人间好去处。

    大厅之中,主宾分坐。

    “禅师风尘仆仆,想必行路已久,小老儿已经备下斋饭,禅师沐浴之后便可食用。”冯老爷一脸恭敬,看似诚心诚意。

    “冯居士多礼,贫僧等二人自大隋而来,向西而去欲求真经普度世人。今日讨扰贵府实属不安!”弘业禅师说明由来,表明良善身份,打消主家戒备心理。

    冯老爷一听之后更是敬仰,举手投足间持弟子礼说道:“小老儿不知禅师宏愿,真是怠慢!来人!通知内院施主和本家家眷,晚间开佛斋宴为禅师接风洗尘!”

    弘业禅师欲出言劝阻,但冯老爷决心已定高兴使然。

    “禅师,前年间小老儿偶得几本佛经,弟子愚钝无法领悟其中佛理,望禅师解惑!”冯老爷说道。

    “冯居士向佛之心拳拳,贫僧哪有推辞之理,贫僧虽然佛法尚浅,但愿与居士共同探讨其中宝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