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借势而为(第1/4页)  非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广牧令府成立八年,占地广牧内城四分之一的面积,除了时不时的在广牧展开一些列民间活动,例如进行了七年之久的相亲大会,以及每月必办的奕会与文会,还有租聘给商家举办的拍卖会等等,广牧令府就再也没有其他消息。

    就好像广牧令府的成立,只是为了让民间百姓拥有更多娱乐生活一般。

    事实当然不是表面如此。

    严云与陈宫这两个所有广牧百姓都知道的两位先生,就挂着广牧令府文书的身份。

    其能力之大众人皆知,基本所有地方,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上至官府例会,下至百姓民声,两人游走于广牧各处,听取着一切声音。

    在广牧民间,已然有了非常大的名气。

    而广牧令府也成为了所有士人的向往,对这既不是为官,又能为广牧做出事迹的能力,非常的羡慕。

    但广牧令府八年来,没有再招收过任何一人。

    也就只有广牧少数的几位高官们知道,广牧令府的声音,远远不止如此。

    广牧令府除了严云与陈宫之外,尚还有四位供奉。

    第一人名唤甄逸,山中无极人,是河北甄家家主之弟,河北甄家相传富可敌国,在河北民间极具地位,甄逸来此是受梦梦的传唤,广牧崛起需要资金,甄家的入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梦梦为什么能指挥甄家这种庞然大物,郝月依旧不可得知。

    相识了十三年,结婚了数年,更拥有了爱的结晶,梦梦的身上,依旧充满了谜团。

    其二名唤董昭,济阴定陶人,初举为孝廉,游历至广牧参与了文会,夺得魁首后被严云看中相邀入府。

    董昭把握住了这次奇遇,随后便齐家定居在了广牧。

    在郝月的帮助下,董昭与广牧农府的高翟相接,代表广牧令府在农府为广牧出力。

    又一名唤张邈,东平寿张人,是陈宫好友,由于董昭的出色发挥,郝月迫不及待的想要更多人才,陈宫便向郝月举荐了张邈,张邈也没有辜负陈宫的举荐,只用了不到一年就为广牧带来了诸多改变,张邈代表着广牧令府与广牧工府的陆丰进行着交接。

    广牧令府和农府商府工府的完美融合让郝月尝到了甜头,剩下的军府c士府,也都被郝月盯上,然而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才。

    直到两年前。

    大儒蔡邕突然拜访严玄,直言感叹广牧盛世,想为广牧出力,严玄大喜过望,便向郝月力荐。

    蔡邕是当今天下有名的文学家c书法家,其在文学的造诣之上已是世间罕有。此前,蔡邕与司徒刘郃不和,蔡邕的叔父卫尉蔡质,又与将作大匠阳球关系不好,阳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随蔡邕为了避难,主动举家迁到了朔方,可以说是在家亲眼见证了郝月的一切。

    蔡邕的这一次自荐,也是看到了广牧的一个美中不足,想为广牧出这一份力量。

    那就是广牧的文学教育方式,广牧的文学教育在蔡邕看来也是相当出色,也很有特点。蔡邕通过了解,能从中看出广牧的文学教育大致分为了两种风格,一为粗犷的军事教育,二为秀气的文学教育。

    这两种风格分别是丁芊创办的英雄学院以及严芳所创办的雅芳私塾。

    英雄学院直接对外宣称为军院,多开放在外城,教导的多为兵法军事,虽然名义上校长是丁芊,但真正的创办者自然是郝月,目的就是为军府输送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

    而雅芳私塾,这就是严芳的本事了,八年的时间,雅芳私塾俨然成为了广牧最好的育人私塾,期间培育出来的毕业生也多输送给了广牧其余四府之中。

    蔡邕在这两种风格中看到了不足,英雄学院暂且不论,那是军事范围,蔡邕涉及不多,雅芳学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