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一章赶集(第2/3页)  生活不烦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不是嘛,葫芦啊,我这个儿媳妇算找着了,比亲闺女伺候的还周到呢。老天有眼,把这么好的儿媳妇落到了俺家。”

    “老姐啊,是你前世修来的福。贺喜老姐了。”李老板做买卖做的,说话真有亲和力。

    “葫芦啊,你老姐来是想买些新鲜鸡蛋。咱小萌啊,有一个闺女哩,我去给孩子做满月,给咱小萌买点鸡蛋。”

    “好啊。这事交给我,准保给你新鲜有营养的好鸡蛋。屋里来坐一会儿,我给你拿去。我那口子在屋里呢,你们说说话。”李老板向屋里喊:“家里的,来亲戚了。老姐,进屋来说话。”

    “到俺兄弟这里坐坐。”李大菊也不客气,就进了小粮油店。店里李进发的老婆,一个长得粗枝大叶的农村中年妇女,正在收拾饭桌上的碗筷,像是刚吃过早饭。见她们进来,就忙着招呼:“噢,俺老姐来了,快屋里。俺和进发刚吃过早饭,还没收拾呢。”

    李大菊说:“兄弟媳妇啊,俺们不是外人,你不用客气。俺随便坐坐就行。这不是咱家闺女小萌添了闺女,明天过满月,我心思着给她买些鸡蛋带上。咱庄户人家有什么好拿的呢。坐月子就是吃鸡蛋呗。咱信这个。”

    “老姐说的对。鸡蛋小米养人。一会儿再叫进发给你装上几斤小米,就算俺当舅当舅母的送闺女的。不收钱。”进发媳妇还真是慷慨。

    感动的李大菊不行,就说:“兄弟媳妇啊,俺得给你钱,要不俺心里过意不去。”

    “老姐啊,俺也算小萌的舅父舅母,给小萌送点贺礼是应当的,你不用客气,俺是送小萌的。”进发兄弟执意要送。

    李大菊没办法,就自言自语:“俺要知道这样,还不如不上你们这店里来买呢。”

    “老姐啊,你这话说远了,有用着的时候,就得上咱家来买。照顾兄弟的生意。”李进发装好鸡蛋提过来,给了于文秀,说:“老姐,我再给你装几斤小黄米去,带给咱小萌。刚产下来的小黄米子,可好吃了,又有营养,又适口,可好了。”

    “葫芦啊,这是怎么说,还得劳动你们,俺真是过意不去。”李大菊说:“小米的钱俺一定要给。”

    “我说老姐啊,你就别跟俺葫芦客气了。俺说了送小萌的。你在推辞俺可不高兴了。”李进发说的很中肯:“孩子的喜事,俺当舅的送点东西,有什么不行的呢?应该的。”

    小米装好了,给了于文秀,于文秀要给钱,李进发夫妇说什么也不收,跟打架似的。

    从粮油店出来,于文秀问婆婆:“娘,咱还买些啥?”

    李大菊想了想说:“咱再转转,看看给外甥闺女买点什么呀。”

    “好。”于文秀说:“刚才咱们过来时,我看见路边有一个卖猫头鞋的,做的挺好看。”

    “噢,做小孩服装鞋帽的,是个老太太?我也看到了,现在做这个的少了。年轻人都不用这些了。走,要不咱过去看看。”

    于文秀又推着婆婆往回返。于文秀的母亲冯俊喜带两个孩子。孩子上了集市,什么都觉得新鲜,跟撒欢似的疯。不好带。忙地老太太一头大汗。

    找到卖猫头鞋的,于文秀婆婆,拿起一双来,认真看了看,做的还真不错。价格也不高。就买了一双。于文秀打趣说:“娘,咱家外甥闺女啥时候才能穿上鞋啊?”

    “小孩家,抱起来就得穿。不能光用半截被子包着?一个月了,知道要人抱了。”李大菊说,很有经验。

    亲家母冯俊喜说:“是的,是的,小孩子过了满月就知道要找人了。小孩子聪明着哩。”她们说说笑笑,又给孩子买了一顶帽子。

    李大菊说:“咱割几斤肉,回去炖肉吃去。亲家母来了,还没吃顿像样的饭呢。我做东的真是过意不去。文秀啊,咱买肉去,再买点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