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章 外星人是否就在我们身边?(第1/2页)  全能科学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物理学家提出的问题,应该和数学家一样,写上一大堆的公式求证之类的。

    但事实上,能被称为“家”的人,所思考的问题往往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而已。

    谢菲尔德在黒板上列出了一堆的论点和论据,包括一系列的公式方程,但在宋杰看来他的问题最终归纳起来就只有一句话——外星人是否就在我们身边?

    这个问题在宋杰看来,完全就是当年费米提出的外星人悖论的翻版,怪不得难倒了那么多人……包括贝森教授这样的权威都认为这是谢菲尔德的恶作剧!

    费米悖论是一个有关外星人、星际旅行的科学悖论,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1951年,喏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与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费米悖论讲述的是有关尺度和概率的论点和稀缺的证据之间的矛盾,宇宙显著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该存在,但是这个假设得不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费米悖论的第一点,即尺度问题,是一个数量级估计:银河系大约有2500亿(2.5 x10^11)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则有700垓(7 x 10^22)颗。

    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

    这也符合平庸原理的观点,即地球不是特殊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行星,具有和其他星体相同的规律和现象。

    费米悖论的第二点是对尺度观点的答复:考虑到智慧生命克服资源稀缺的能力和对外扩张的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资源和开拓他们所在的恒星系统,然后是涉足邻近的星系。

    因为在宇宙诞生137亿年之后,我们没有在地球或可观测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实可靠的证据,故可以认为智慧生命是很稀少的,或者说我们对智慧生命的一般行为的理解是有误的。

    物理学家提出的问题,解答方式自然需要非常严谨的演算和验证。

    随后就 有了科学界最著名的算式之一——德雷克方程。

    公式1为:N=Ng×Fp×Ne×Fl×Fi×Fc×FL

    公式2为:N=R*×Fp×Ne×Fl×Fi×Fc×L

    在这两组方程中,列出了N :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Ng:银河系内恒星数目;Fp:恒星有行星的比例;Ne: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Fl: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Fi: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等等一系列变量值。

    以此来估测银河系中存在地外文明星球的数量,计算人类在这茫茫宇宙中并非孤单存在的可能性。

    方程中某一些内容,人类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应该是可信的,例如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恒星系统的宜居带中行星的比例等等。

    但是还有一些内容,人类知之甚少,例如行星发展出智慧生命的概率之类的,仅仅只能是大致估算,说白了就是猜……所以至今以此方程作为费米悖论的解答式,在科学界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而现在摆在宋杰面前的“谢菲尔德问题”之所以说它是“费米悖论”的翻版,就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基于费米悖论的假设。

    假设外星人真的存在,而且“他们”已经来到了地球,以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隐藏在人群中间,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针对他这个假设计算出可能性的具体数值。

    而且这个答案最终將不是一个简单的百分比,而是一个极大或极小的概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