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5章 第二次北移(第1/4页)  出笼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回溯一下来到160年末统伐区。全球最先能突破牢笼的地方。此时工作重心是在承接北方人类居住地重构文明上。
    从地图上来看汉中盆地距离关中盆地直线距离不过两百公里荆襄盆地和中原腹地也就隔着一百多公里。
    而就是这继续向北的这一条线是中国地形图上第二阶梯上著名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广义划分法。)
    潘多拉历161年十月在秋冬交接早霜晌燥的时节从汉中到襄阳六百多公里的山脉上燃起了的熊熊大火。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记载过的超级大火。
    10月4号在气象预报中确定该地气压和风速都满足条件后统伐区出动了六百架次的飞机在多个地点投掷了燃烧弹。
    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整个山岭变成了炼狱。几十万平方公里上都飘落着燃烧的灰尘带。无数神通广大生物群落节点生物们都在火焰中痛苦的挣扎着自己触手、节肢哀嚎着丛林中各种植物动物分泌的诡异气味这时候都消失取而代之的一片焦糊。
    由于释放的热量之剧烈当地表植物燃烧殆尽后那些原本被淹没厚厚泥沙层下由大破灭前铺设的柏油马路在热量下冒出了呲呲火焰。大火后清理时候能够看到一条碳路痕迹。
    这场大火将这大片的生态区域全部清空了甚至蔓延到了统伐区域需要进入的关中盆地以及中原地带。
    山火是恐怖的从山体涌入山脚哪怕是逆风也能缓缓推进天空中掠过运输机垂下来的“超氧化离子火炬”也能让灰烬内部火焰重燃。
    卫老爷坐在飞机上看“超氧化”燃烧宛如回到了初中化学实验中将红热木炭放到了纯氧中复燃的场景哦那玩意比鞭炮要好玩。而眼下的大地上这种场面要类似但是要更大更燃。
    当纯氧放射开始时候原本已经只剩下徐徐青烟的焦土上顿时一整个上千米圆形范围内青烟消失焦土上原本准备熄灭火星升腾然后那些黑炭变成了一片片“橘红燃炭”区。这规模是将燃烧渗透到了地下二十厘米!
    25号随着太泙洋而来的台风逼退了副高连日而来的大火产生了大量颗粒物又提供凝结物一场大雨终于如同甘霖一样降落下来。
    此地群落生物们通过推搡土壤阻断了燃烧带。将大火遏制在几条水系分界线上。试图阻遏人类势力推进。
    统伐区并不是放完火就结束了自此一战统伐军成功完成三分之二的秦岭控制从汉水到荆襄这一线朝着北线推进。
    军事力量的推进可能只需要两到三万人就能扫平关中平原周围的所有生物群落并且提供抵抗力量。
    但是统伐区进入关中平原也正式开始要和五色联盟进行较量。
    五色联盟沿着黄河水系分布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太行山都是五色联盟核心范围。
    北方由于缺水生态群落已经不是强势了。关中平原上只有五个人类社会群居住地过去他们是依附于五色联盟。而现在有了新的选择。
    11月当大火过后。
    统伐区跨越了南方重重山脉来到了这华夏文明早期发源地。
    卫铿对统伐区内自己的继承人们说道:相当于进京赶考。自古以来多少南朝试图向北扩张都止步于此地。
    如果统伐区在进入后却没法深入地在这里落脚那么局面演变成为五代十国、南北朝的僵持局面的话那是要成为历史罪人。
    统伐区现在的决策者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绝不会承认什么“天下龙气”分两半的。
    卫铿在系统中备注道:南北朝并立的历史客观原因是地域文化差距巨大双方政权都无法统合这个矛盾也没有决心去从治理层面上解决。
    尤其是南朝由于中心远离很多政策粗暴地下达在北方推广引起了巨大的水土不服最后只能依赖遥控北部军阀势力维系极弱的皇权。
    要知道南方的耕作收成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