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百团大战后的分析(下)(第2/3页)  签到在亮剑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军的作战经验。
    百团大战八路军投入了一百零五个团,这在我军的历史上,投入的兵力之多,袭击敌人之众,战线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
    这为以后的大规模战役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我军的作战指挥艺术。
    在百团大战期间,各部队充分发挥游击战的特点和优势,采取奇袭,围困,围点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
    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打的日军心惊胆战,一筹莫展。
    李云龙闻言又来劲了,复盘新二团打过的那些战斗,采用了哪些战术,在老总们的总结当中占了几种。
    “打新井煤矿那次,肯定算奇袭!咱们打了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占了不小的便宜。”
    讲一份文件,袁朗被打断了好几次,他也没耐心听李云龙分析,一股脑的就都说了。
    “东团堡算围困,辽县红崖顶的是围点打援,还有一营打了个声东击西,都齐活了!
    在你李大团长的带领下,全团用遍了各种战术,你很牛掰行了吧!”
    讲话被人打断,插话真的很难受。李云龙算是体会到了袁朗刚才的滋味。
    他沉默了片刻,“辽县红崖顶不是咱们团打的,主力还是新一团和独立团。倒是围点打援战术咱们不陌生,以后找机会再来一下。”
    一旁看热闹的赵刚,心说:“果然,还是袁朗能把老李吃得死死的。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古人说的对。”
    袁朗拿起文件,一目十行的扫过后续部分,递给了赵刚:“后面是总结百团大战的问题和教训,要不你来念吧?”
    赵刚伸手接过文件,“行,你歇歇嘴,我来继续念。”
    其实屋里这三人,主要是念给李云龙听的。谁让他大字不识得一箩筐,把文件放在面前他都看不懂。
    领会上级的精神,就得有人给他念一念。
    袁朗念得口干舌燥,端起茶碗猛灌了两口,耐心的听赵刚解说。
    “客观地说,百团大战的胜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可研究与借鉴的问题和教训。
    首先,战役的规模过大,持续的时间过长。
    百团大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从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持续半年以上。
    这不仅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对付我们。
    而且,也使得某委员长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
    其次,在战略战术上也实行了错误的作战方法。
    比如,采取了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既不符合当时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针,也过多地消耗八路军的有生力量和根据地的人力c物力。
    这会对我们以后,坚持华北抗战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副总指挥说:有时就忘记了在敌后作战的方针,只顾去死嘴敌人的坚固据点,我们因此不得不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
    死啃敌人坚固据点的做法,是违背游击战争作战方针的。
    但是,瑕不掩瑜,无论如何,从百团大战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来估量,这次大战是不应该被否定的。
    百团大战的伟大功绩,已被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史册!”
    “念完了吗?能轮我说两句吗?”李云龙长记性了,学会征求赵刚的意见。
    赵刚示意随他便。
    李云龙想了一下才说:“我觉得上级总结的很对。打县城啃骨头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用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牺牲。消耗了更多的枪弹。取得的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
    李云龙举例的是榆社县攻坚战,和红崖顶伏击战。
    啃榆社和东团堡两个硬骨头,付出多大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