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卜算子(前尘篇)(第1/3页)  浮世仙人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稷下与永安相距四千余里,策马长驱,日夜兼程,仍需五六日方可抵达城中,若是如此,恐怕还未至永安,人马先累死半途。修行之人便不必为脚力所累,驾风或是御物,半日尚有富余,那些得道成仙之辈,更是一个瞬行术便能跨越千里,天涯,咫尺,于他们而言又有何异。
    重昀并未遵照夫子之命,直抵永安,而是调转方向,先去了更远的樊阳。魔界入侵之事确然重大,却还不是火烧眉毛,否则夫子就亲自出山了,而非让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宫弟子,去为天下绸缪。
    樊阳,昔日他便是在这里遇到的夫子。
    城门外车马人流不绝,不难推测城内的繁盛,一如当年他遇见夫子之时,只是不知现下城中是否还有着买卖孩童的贩子。
    重昀在城门外立了许久。
    他终究是止步于此,继而转首看向身旁的古树。
    古树还是旧日的模样,粗大的枝干看不出明显的变化,岁月的刻痕却清晰可见。果然,没有比岁月更锋利的刀。
    越往上,重昀的目光越怪异。
    那日,夫子在青石上以云书玉笔勾勒九州,而他则依照夫子在吩咐,细数古树上的叶子。方才他又大致数过,不多不少,仍是七十一片,而且每一片都挂在原来的位置,苍翠如玉琢。重昀记得很清楚。若非已是成人之躯,重昀当真分不清,今夕是何夕。
    错了,是七十二片,有一片叶子飞走了。
    古树上的叶子是七十一片,如今的学宫中共有七十一名弟子,巧合吗
    重昀想不通。
    如果说古树上的树叶算是一种先兆,那是不是暗示着,他们还有最后一位师弟
    会是谁呢
    莫非夫子那时便已知晓
    正困惑之际,寄存在灵海中的山河社稷图陡然一震,竟自行飞出,于古树前自展画卷,转瞬间便将古树吸入其中,待重昀再看山河社稷图时,图画中一处山涧里果然隐藏着那颗古树。
    这
    昔日夫子勾勒九州四海的青石,如今早已不在古树下,或已被人挪了去,时隔多年,青石上云书玉笔留下的纹路,现在已经看不清了吧
    要找的东西已不在此处,重昀是时候动身前往永安了。
    自古都城皆是繁荣富庶之地,永安亦不例外。
    重昀跟随着人马车流入了永安城。未着宗门服饰,亦未佩剑,打扮倒显几分书生模样,因而重昀走在街上毫不惹人注意。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便是这样一个与常人无异之辈,有一天会站在云上,俯瞰众生。
    永安不愧是王城,蓬勃盛况,樊阳不可比之。且不论其他,仅守卫四方城门的兵卒,便是樊阳的两倍之多,内城外城,大街小巷,卫队巡查无歇,不分昼夜。
    两侧街巷多的是铺子和摊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樊阳城内也有商铺,所售之物大多是些布匹吃食,稀罕的物件偶尔能见着。永安则是不同,城中店铺皆陈列珠玑宝玉,闪烁夺目,令人驻足。其中不乏修仙宝物,但需慧眼。乐坊舞肆,夜色笙歌,而今白日亦有不少欢客。
    城内行走的除了往来商贾,亦有不少修行之士,观其衣饰,便知来历,最难辨的却是那些散仙野鹤。
    这些不过平常,重昀最关注的,是那些健硕魁梧c披裹兽皮的蛮人,他们皆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极少出没九州,九州山川志中关于他们的记载并不多,重昀也是第一次见。
    重昀还看到,皇宫的上方盘踞着一股霞光,形似蛟龙,应当就是夫子口中的帝王龙气。那股气似乎在吸引着山河社稷图。
    王城永安有四座城门,以四方神兽命名,皇宫居于中央,意指四方来朝。
    重昀由玄武门入城,在城中寻一乐坊。目光四下搜寻之际,肩膀倏然被人拍了拍,重昀转身,背后竟是个算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