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3/3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祁钰看着群臣们颇为期待的目光,斟酌了许久说道:“这样吧,六部尚书c都察院总宪c各寺寺正,由锦衣卫c司礼监和东厂负责,其余京察由有司负责,朕也不让你们为难。”
    小吏查大官,会导致什么结果?
    就是小吏不敢查,不敢动。
    之前胡濙反驳御史贺章弹劾之时,一品出不是皇帝要他下课,立刻转头,整个人气势一变。
    但凭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去查六部尚书,实在是太难了。
    朱祁钰自己查六部c都察院掌管,六科给事中c通政司c都察院御史纠察其余京官,至少可以掐掉明公常庇佑属下之事。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俯首高声说道:“陛下圣明!”
    朱祁钰说的京察c大计,是两个名词,京察是专门针对京官,大计是针对天下所有臣工,如果京师的吏治治不好,天下吏治又何从谈起呢?
    张居正自任吏部尚书,跟随着高拱的角度,不断的加大吏部京察力度,最后再几度大计,达到了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地步,政体为之肃然。
    想要肃清吏治,京察和大计一定要弄扎实,否则谈吏治,就是空谈罢了。
    朱祁钰之前一直没有启动京察,是因为土木堡之变一战役,在廷文武阙员六十六人,文官阙员四十八人,其中六部明公,就缺了两位。
    查?
    查什么?
    人都没了,怎么查?
    大明朝廷已经运转将近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阙员增补了许多。
    朱祁钰为了避免党祸再起,一直没有京察,一直等到官邸法彻底落实之后,限制了京官联袂之风
    后,才举起了京察的大棒。
    避免党祸,是每一个皇帝必须要做的事儿。
    官员可以暗流涌动,但是绝对不可以允许在朝堂之上,大肆结党,朋比为奸,互相倾轧,明火执仗,扯起大旗来,旗帜鲜明的为了反对而反对。
    朝堂上,只能有一种声音。
    只是朱祁钰眉头紧皱,这帮朝臣们的情绪,怎么如此的稳定?
    朱祁钰这次不钓鱼了!是直接抽水,把每条鱼挨个捞上来看看成色。
    他们居然岿然不动,一副你随便查的模样?
    陛下的官邸法去年就开始吹风,京察这根大棒,陛下一直等了这么久,才在此时让吏部去推动。
    这已经是给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去调整,去梳理。
    陛下给了足够宽宥的时间了,陛下登基,还不收手,就是咎由自取了。
    倘若是这样,若是再被查出需要剥皮揎草惩戒的大罪来,那到底是陛下暴戾,还是臣子们不懂为臣之道呢?
    一年半了,都不知道新朝雅政,那为什么还要在朝堂上站着呢?
    自己去太医院报道好了。
    大明的官场上,有一个李宾言,已经足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