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光明之下(第1/2页)  凤栖宫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财固然重要,但是现在有比钱财重要的事情。
    ——真相。
    毕竟,钱财散尽还复来,真相错过,姜景烁就不一定会说了。
    “你要赈灾物资干什么?缺德不?”苏素鄙视的看他一眼。
    姜景烁感觉自己在苏素心里的印象,怕是都好不了了。
    “你觉得我留着能干什么?我也不缺钱!第一批物资我已经发放下去了,只不过找了些人帮忙制造些谣言,让没来过益州的人以为益州情况特别严重。”
    从把苏素调到身边做亲卫开始,姜景烁就已经开始埋下伏笔。
    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吸引大家的眼光。
    所有人都以为苏素是他的人。
    那么苏素就承担了其他人的暗箭,因为只有她在明,各方势力在暗。
    而姜景烁这个小人,躲在她身后观察那些暗处射冷箭的人都有谁。他的行为十分令人不齿,所以称他为“坑王”,一点也没冤枉他,问题,这厮能不能不要那么专一?总给同一个人挖坑,难道不亏心吗?
    姜景烁利用别人见不得他好的心理,劫了赈灾物资,下一次,皇帝肯定要找军队护送,别人自然会推荐苏素接手此事。
    这其中的事情发展看似很正常,但是谁能想到,其实姜景烁已经将每一步都算在内了。
    对于人心的剖析,姜景烁可谓是分析得炉火纯青。
    但是,天灾他又是怎么算到的?没有天灾,就没有后面发生的事。
    姜景烁给出的答案是,“天灾,我自然没算到,但是,就算没有天灾,也可以是人祸。”
    反正就是,不管有没有事,他都要找点事来做,可谓是走一步,看十步。
    谁能将现在的姜景烁与初见时,那个如朗星般清澈的少年联想在一起呢。
    不过,人都是会变的,根据你目前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你不变,那只能被淘汰。
    只是,姜景烁可还能将那个清澈的少年留存心间?或者早已将他扼杀。
    “那就是,我们这次去益州,其实一点危险也没有?”苏素问道。
    “有。危险不是来自于山匪。而是扬州知府黄永丰。也就是此人,在我外公下狱后,给了致命一击。让父皇不得不将外公一家杀了。”
    说到这个,姜景烁脸色阴沉,像覆上一层冰霜。
    苏素不自觉打了一个寒颤。
    外面漫天大雪,马车内不寒而栗。
    黄永丰和顾镇江是挚友。
    两人从小玩到大的交情。
    两人也都很争气,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礼部侍郎。
    一文一武。
    顾镇江凡事都喜欢和黄永丰聊,因为他会以独特的见解给顾镇江一些启发。
    也因为他们的关系,姜景烁和他孙女有了婚约。
    那次,突厥人袭击安乐镇。
    顾镇江当时没在并州,而是在京城与黄永丰相聚。
    接到并州急报后,顾镇江着急回并州保护百姓,但是将领进京离京都需要得到皇帝的许可,不然很容易被误以为是有企图。
    但是,黄永丰让顾镇江赶紧去救人,他自会去向皇帝禀报此事,并将并州急报呈给皇帝,皇帝一定能理解的,毕竟他也不想自己突厥长驱而入。
    可是,黄永丰没有禀告皇帝此事。
    以至于,皇帝觉得顾镇江无故离京,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安乐镇被屠后,顾镇江回京请罪。
    可是谁想到,顾镇江还在被调查的当口,黄永丰给皇帝递了一封信。
    信上内容是说顾镇江与突厥勾结,意图造反。
    并且,还附上证据。
    是顾镇江与黄永丰的信件来往。
    里面竟有顾镇江劝黄永丰和他一起造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