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巨国效应中的一只鲶鱼(第1/4页)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世某次企业家探讨会上,某个姓黎的企业家说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这个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行业,是因为它在华夏!”
    华夏是一个人口和疆域都极为庞大的国家,从宏观层面来看,自然有着极为明显的“巨国效应”。
    所谓的巨国效应,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从某些层面来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多力量大”c“人多好办事”;
    而从经济层面去阐述,你可以粗暴地理解为“深水养大鱼”。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广度的阈值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大小和发展潜力的核心条件之一——这就是为什么阿三国明明自己烂的一塌糊涂,但西方世界依旧如此重视他,甚至可以忍耐他左右横跳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市场广度又与人口和收入等因素有关;华夏巨大人口和现有经济基本面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广度,也为其生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生存空间。
    在巨国效应下,华夏可以做到很多小经济体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华夏的内部市场巨大,很多分工和业务整合均可以在国内发生,由此构筑一条封闭循环的产业链,极大地避免了被国外再次卡脖子的可能性。
    又比如有着广袤的市场广度做支撑,随着经济的发展,遵循着“分工越细,创造附加值越多”的经济规律,国内的企业即便是实力并不很强,但只要肯专攻某个细分市场,在国内高达13亿人口的支撑下,依旧可以相对容易地生存下来,并且赢得足够的发展时间。
    只不过
    虽然一切看似非常美好,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巨国效应对于华夏企业来说,也不完全是好事——它有着某些类似于“资源诅咒”的陷阱。
    后世曾经有一篇文章,指出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老板们的真实心态:
    因为有巨国效应,企业可以野蛮生长,快速致富,easy一ney都来不及赚,为何要苦哈哈地创新?
    因为有巨国效应,可以横向切入大量的多元化领域,为何要专注和聚焦?
    因为有巨国效应,存在大量的资产升值机会,讲个故事就能发大财,为何要坚守研发和生产?
    因为有巨国效应,产品马马虎虎甚至假冒伪劣,只要敢吹会吹,也能让一些用户埋单,为何要把认真和精益求精当成一种正义?
    因为有巨国效应,谁都觉得市场很大,自己都能当老板,于是大量产业门槛极低,迅速变成红海,拼命打价格战,哪有精力和财力投资研发,让产品真正升级?
    因为有巨国效应,抄袭c盗版c挖墙脚并不罕见,那谁还乐意倾尽全力搞发明专利?
    因为有巨国效应,一旦形成渠道壁垒或具有支配权的平台,财富滚滚来,闭着眼睛也能赚钱,为何要和不确定的技术创新风险博弈?
    因为有巨国效应,国内市场有的做,为何要走向世界,去艰难开拓自己的品牌?
    因为有巨国效应,不少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迅速成为社会活动家,各层次的扶持奖励基金越来越充沛,有多少时间能够真正让人内心静下来,专注于献身科学与真理?
    诸如此类的现象不少,尽管后世它们都在被校正,在衰退中;但不可否认,华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正是由于巨国效应的红利,反而变得没有多少真实的竞争力可言。
    要不是国家一直在创造着各种条件,并且对国外的竞争企业在各方面进行了不少限制你以为他们能存活下来多少?
    不过杨铸很清楚,华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显得那么“不争气”,除去巨国效应红利环境带来的麻痹作用外;更多的则是缺乏微观层面的鲶鱼效应倒逼。
    是的,他们缺乏一条1v1,能真正能威胁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