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五:山神(第1/2页)  画妖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沿石板路来到半山腰时,李蝉和莲衣遇到了一道十余丈宽的关隘。
    这关隘叫静桑门,乌山夹在玄都城启骧门与支刑山之间,支刑山上的清风古刹是先朝梁皇后常去礼佛的地方,当时这道关隘就在去支刑山最近的路上,所谓唯桑唯梓,必恭敬止,梁皇后每每过关都要停下,静心片刻才下令再起凤辇。
    不过二十年前玄都整肃漕运,在乌山东侧开凿了运石料的河道,也把河边路修好了,如今玄都人要去支刑山只要都走津渎镇的大路,乌山上的这道静桑门也就荒废了下来。
    乌山荒废后,山神庙也失了灵应。
    石砖砌成的关隘上边建着一排法度严整的瓦屋,瓦屋的红漆木柱和门窗虽有些许脱漆了,但整体还算不得太旧,门外的一排护栏上也没落灰。
    自从静桑门荒废后,这里偶尔会有避世求静读书人或服丧的人来暂住,这时候天色暗得很快,瓦屋里不见有人,李蝉沿关边的石阶上去,找到书房,进去看了一圈,在临窗的方桌上找到还有半截蜡烛的粗陶烛台,掏出艾绒火镰把蜡烛点燃,山间的蚊虫一下就聚集过来。
    这是赵延清读过书的屋子,桌边还放着赋学正鹄和骈体文抄等书籍,按神咤司从赵延清之母口中了解到情况,这书生回家是去跟母亲商量终身大事的,只打算母亲答应了以后就回来找他在乌山上遇到的那位美人,所以书本和各类用具都没带走。
    李蝉打开抽屉,见到一摞麻纸,拿出来对着烛光一看,纸上写着些文章和诗词,还有重复了数十遍的“青螺”二字,有时这二字前面会加上一个“薛”字,合起来是“薛青螺”。
    “薛青螺,就是他念念不忘的那个姑娘吧。”
    烛火虽然亮着,但被黑暗下去的天色压住,只照得亮一张书桌,莲衣大半个身子都站在渗人的黑暗里。
    “多半就是。”李蝉看了一眼窗外黑下去的天色,又看着莲衣映着烛光的那半边脸笑了一下,“像你这样年纪的俗家女子,一般都该怕黑。”
    莲衣转头讶异地跟李蝉对视了一眼,作为大菩提寺门人,她还没见过敢调戏自己的。但这话乍听有点轻薄,却也是提醒她不要暴露修行者的身份。
    这时李蝉蓦地抬头望向窗外。
    静桑门下枝叶掩映的石板山道上出现了一道白色的身影,看身段是个女人。
    她仰头朝这边望,只看得清动作,看不清脸。
    只看了一眼,她就走进上关的石阶道,一下被关墙挡住了。
    莲衣上前半步望向窗外,那女人已不见踪影。
    树叶沙沙声和此起彼伏的虫鸣让山间的夜晚的处于嘈杂的死寂之下。
    李蝉和莲衣对视一眼,门外有脚步声逐渐接近。
    脚步声在门外停下。
    李蝉与莲衣都看着屋门,一言不发。
    “赵郎”
    “赵郎”
    一道声音在门外响起。
    莲衣“啊”了一声,语气多少带了点惊慌的意思。
    李蝉嘀咕了一句这小尼姑入戏挺快,走上去把门开了。
    一个穿孝服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外,耳边垂两道云鬟,模样风骚俏美,神态惊讶。
    “你们是”
    年轻女子看着李蝉,目光又越过他看向莲衣。
    李蝉丹眼看着年轻女子,眼中的女子脸色惨白,嘴唇乌青,身体似有似无。
    他问道:“薛姑娘”
    年轻女子怔了一下,然后说:“小女子姓薛,名青螺,是赵郎告诉你们的吗,赵郎他”
    “薛姑娘是在这山上服丧”
    莲衣这时走了上来,把李蝉挡在身后,李蝉愣了一下,想起上山时这位修行者说过会护他周全。
    薛青螺点头道:“我与母亲在山上,为阿爹服丧,已有二十六个月了,你们还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