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何为真相(第1/2页)  三国从流民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存一,念之断人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张哲口中的话让本来还算热闹的气氛凝固了下来,如今的他们虽饱腹才学却无用武之地。
    “不过嘛,虽然话有些难听但对我等来说并非是什么坏事。”
    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饶是对张哲有些好感的荀彧也是对此皱起了眉头。
    “身逢乱世,官民士子无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四百年汉室便要衰亡,我等大汉子民怎能说出如此话语!”
    “文若所言有理,但我与你所想倒是有些不同。一方面对我大汉竟沦落至此感到痛心,另一方面则是心喜。”
    “不知张兄喜从何来?”
    “夏,五百年止于商。商,五百年止于周。周,三百年而分春秋战国。是时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由此可见,国运盛衰长短俱凭天意,如无乱世何来英雄。文若设想,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你要么如荀师一般做一贤师,要么和杨师一般做一地郡守。而我,最多也只能做一城中校尉。恰恰是世道大乱,我等才有可能创下不世功名。”
    看着面前这个虽只是笑笑县尉却心怀壮志的张哲,荀彧忽然觉得自己比张哲要差得远了,自己在面对乱世的未来整日担忧,而他却早已想着建功立业了。
    “看来张兄便是专为乱世所生啊。”
    听到荀彧对自己的评价,张哲笑着说道。
    “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将我大汉顽疾除去岂不是不幸中的大幸?”
    “你欲学那霍光?”
    在听到张哲想做的事情后,荀彧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霍光。
    “若真能出一霍光将大汉再延续百年,你觉得是幸事呢还是不幸呢?请君细量。”
    没错,现在的朝堂必须能有一个震慑住所有人的人物才有可能将此时的汉朝拨乱反正,确实是解决如今汉朝困境的最好办法。
    显然气氛有些沉闷的情况下已经不太适合继续聊下去了,荀彧起身打算先行离开,待看向郭嘉二人时。
    “文若你就先回去吧,今晚我们就睡在这边不回去了。”
    荀彧怀着心事匆匆离去,另一边的‘听客’杨殷也是准备回军营认罚,他可还有不少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杨兄考虑的如何了?”
    “若是其他事情我必不会推辞,唯独此事恕杨某不能答应。”
    杨殷虽然经历了一晚上的事情后有些动摇但是他们这些世族子弟有些时候命运并不是个人能够掌握的。
    看着略显落寞的身影张哲还欲再劝被一旁的郭嘉轻轻拉住朝着他摇了摇头也是明白了过来不再言语,在他看来这趟最好的结果就是将杨殷带回去,没想到也是失败了。
    挤在一个榻上的三人显得有些拥挤,张哲知道同榻而眠是古人促进感情比较快的方式但还是有点略显尴尬。
    “张哲,你的志向真的只是做一霍光吗?”被挤在中间的郭嘉也是有些不适应的扭了扭身子,心里有些后悔留下来。
    “奉孝,莫要乱动!我要下地了!”
    戏志才显然已经被挤到了榻边上,对于乱扭的郭嘉骂道。
    “嘛~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呢?或许我真能身居高位拨乱反正又或许我回并州后就死于对抗胡人的战争中也不一定。”
    沉静了一会。。
    “奉孝,志才来帮我吧。”
    而回应他的只有两人低微的呼噜声,只得暗自发出一声低叹沉寂了下去。
    独立的牢房单间异常的宁静,榻上的三人却各自怀着些不为人知的心事。
    。。。。。。。。。。。。。。。
    “荀大人,有种就给老子一个痛快吧。”
    歇斯底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惶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