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乘风而起(第1/2页)  安幼楠凌少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幼楠早想好了,她要把她妈当作响应上头政策的典型树起来,让这个保守的永吉县,让那些爱嚼舌头的大桥村民看一看,什么叫一飞冲天,什么叫望尘莫及
    别人高个一两阶的,柠檬精们就酸得不得了,还要暗地里说那个李寡妇怕不是裤腰带松的,靠着男人得的钱。
    等高到一辈子都追不上的高度了,那些人反而不酸了,只有仰望的份儿,几年以后,还会洋洋得意c与有荣焉地跟别人提起:
    “李总啊,那可是我们老乡,她家就在县城清河街,跟我家就隔着一条街呢”
    阶层不同,如隔天堑,以后再不会有人还暗地里咒骂李心兰是李寡妇,而是一提起来,都会尊一声“李总”,以跟李心兰认识为荣。
    安幼楠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李心兰现在可半点都没有李总的范儿,一听明白了汪记者的来意,就连连摆手:
    “不成不成,我这个也只是小打小闹的,要是在报上登出去,岂不是要笑掉别人的大牙”
    安幼楠笑笑:“妈,你很快就要和魏婶贷款把厂子开到羊城去了,这要算小打小闹,你还给不给别人活路了”
    汪记者听得眼睛都亮了,赶紧把笔和本子搁茶几上都摆好了:
    “李厂长,你就别谦虚了,作为一名农村妇女,你一步一步从乡下走进县城,很快又要从县城走向南方,完全是一位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你不是典型,还有谁能当典型”
    安幼楠跟着怂恿:“妈,除了商业机密,你只管把你经历过的这些生意上的事都说出来,提炼归纳,自然有汪记者来做的。”
    吴小红也在一边敲边边鼓:“对啊,婶子,你这一路走出来可不容易,你得给我们女同志长长脸,让大家都看到,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李心兰只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这些经历说了出来。
    她是个实在人,自然不会耍那些花腔,只除了资金来源,女儿先前给她递了话头子说是贷款,李心兰就说是贷款。
    汪记者还夸她们有胆气,一连记了十几页纸,又采访了几位招进来的女工,甚至连买了茶叶蛋方子的那位大姐都采访到了,一圈儿转回来,脸色都兴奋得直泛红。
    最平实的话里头,可以提炼出来的亮点子多了去了,这次虽然是小吴同志上赶着过来找他的,他跑这一趟还真是跑对了。
    李心兰倒是想把魏敏挺出来,汪记者记完了一看,直接就摇了摇头:
    “李厂长,魏敏同志虽然也很不错,但是她本来就是城里的工人,身份上不如你从农村出来的亮眼。
    另外一个,她还是因为工作失误被厂里开除的,所以这事儿”
    李心兰虽然说魏敏失误得蹊跷,可是他是记者又不是会破案的警察,这里头的陈年旧事,他哪里能断得清
    所以把魏敏拉出来宣传不好,要树典型,只能树李心兰这样的。
    一个农村妇女,勤劳致富,走出了农村,事业有成,还收获了自己重来的爱情,这一篇人物纪实报道,有血有肉,完全就能写得干货满满啊
    汪记者第二天就宝贝似地揣着他那个笔记本回去,安幼楠还让吴小红避着李心兰,悄悄送了一提袋的烟酒上车。
    文人笔如刀,总要打点好了,这把刀亮出来的时候才耀眼锋利。
    李心兰还有些懵:“小楠,汪记者这一趟回去真的要把我的事当典型发到d市日报上”
    “我看汪记者挺有把握的,多半是吧。”安幼楠其实知道报社有几道审查,说不好还会毙稿。
    出来找典型的,又不是只有汪记者一个记者,她让吴小红送的那一提袋烟酒,就是暗中请汪记者打点好这事的。
    李心兰并不知道女儿为了她费的手脚,脸上还有些不好意思:
    “就不能只在我们永吉报上发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