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张仪归谷(第1/2页)  我!执掌青丘阁,开局嬴政当徒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场比拼最后以李存孝惨胜而结束,百家之人也记住了这个名不经传的小伙子,项羽。
    接下来,便是几位夫子之间的博弈了。
    “天下九州,现如今汉国日益壮大,恐有一统天下之志”孔子率先说道。
    百家里,唯有儒家是全力支持汉国的,万俟均猜测,他们可能是达成了某种协议吧。而鬼谷弟子还有一人在汉国任职他就是鬼谷第七子,张良
    如今的汉国已然成为第一大国,称霸中原,就连唐国都比不上。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吕布而张良与韩信却都是鬼谷的弟子。
    儒家与鬼谷本就同出一脉,只不过儒家把更多的力量放在了汉国。而鬼谷则不同,他们深谙一个道理,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筐里。同门师兄弟的竞争,才是鬼谷长久下去的秘诀
    鬼谷大弟子孙膑,现如今为明国效力。二弟子张仪,为秦国效力。三弟子庞涓为隋国效力。四弟子苏秦还未出仕。五弟子韩信为汉国效力。七弟子张良为汉国效力。其余的弟子,要么闲云野鹤,待价而沽,要么呆在山上,隐世不出。
    “汉国虽强大,但唐国却也不弱。”李耳捻了捻胡须说道。
    李耳的态度很是暧昧,看样子他的目标是扶持唐国了。唐国虽不弱,但是相对于汉国比较起来,还是弱上许多。但道家的强大,是诸子百家都不可比拟的。百家中,道家为最门下弟子更是个个神通广大。
    就拿庄周来说,地位甚至超过了一些夫子他的信息资料也都是未知,万俟均也不知道庄周的实力到底到达了哪一步。
    而墨家却与诸子百家不同,墨家向来帮助弱者,哪一国较弱,他们便帮助哪一国。现如今夏国最弱,每每有战争爆发,墨家的人便会前去夏国解围。
    虽然万俟均身为夏国人,但他对这个国家没有一丝的归属感,因为他的父母便是死于夏国的政变当中,虽然夏国的国君同样是受害者,但万俟均比较执拗,不想为夏国出一分力。
    道家支持唐国,儒家支持汉国,万俟均把这些默默的记在心里。
    “唐国二殿下李世民,虽不是太子,但此人白龙鱼服,气吞山河,有帝王之相,有他在是唐国之福”万俟均突然开口说道。
    万俟均的话引起了李耳的兴趣,青丘阁掌握天下情报,但那只是列国的。对于百家,李耳相信万俟均知道并不多。
    “哦那唐国太子李建成呢”李耳问道。
    “此人虽胸有大志,但却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夺嫡之战在所难免。”
    万俟均这话说的已经非常露骨了,一个国家最害怕的不是对外战争,而是内部的夺嫡之战。李世民不会甘心,李建成更不会让李世民得逞,现在二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一旦发生内战,耗损的则是大唐的国力,到那时唐国就更加不是汉国的对手了。
    李耳沉默了,这些情报他知道一个大概,但却并没有万俟均知道的这般详细,看来这青丘阁果真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汉国眼下虽春秋鼎盛,但仍有隐患。”万俟均继续说道。
    “隐患是何隐患”孔子疑惑的问道。
    “汉国现如今虽看上去强大无比,但却是金絮其表败絮其内。”
    连年的战争已经让汉国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和人力,虽然表面看上去,汉国的人口还是最多,但青壮男人已经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妇孺老人居多。所以当初万俟均对李世民说的是十年之内,汉c唐必有一战。
    汉国需要恢复国力,但这个时间也不会太久。就得看刘邦的政策如何了,万俟均是保守估计十年,但恐怕五年便足够了。
    可如果刘邦处理不好这个问题,或者没有重视的话,汉国的这个隐患就会无限放大,等真的汉c唐大战的时候,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师尊,二师兄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