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意气风发小员吏(第2/4页)  大乐令每天都在吃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乐署也是名扬千里,怎么就没人来买咱们家的琴呢”
    白泓将他手里的锦盒塞给他,他先到小门上把缰绳递给小厮,转身和哥舒夜一起走进中门:“城里南来北往的人客是多的很,但就是没有几个人能识货呢”
    于田白家通晓音律,但据说最早是专门制作木刻乐器的,为了制琴而苦学音律。如意琴坊从境北向东一路迁徙,到了大渊京城已经是无数代欣荣琴坊中其中一家了。
    祖辈们都曾在大渊王廷担任过礼乐长,依靠着俸禄养家,制琴的手艺传家也收徒,徒弟们一样边学制琴边习音律。反正那技巧一年半载的不会出师,何况白家规矩多,就算十年下来你会了一样也还得继续耗着学下去。
    性格有些凶横的白泓的爹白季旺,任凭他这个做儿子的也不知道他到底会
    制多少种乐器,这是个难以破解的谜。
    作为他爹的唯一儿子,白泓不记得什么时候会木工活的,他娘说两岁,但他祖父说他一岁就站着使用刨子了。
    本来清高气傲的以为天下就他最能制琴,等他被爹以成年礼驱逐到长安游离一年,他到人家琴坊溜达半年才知道什么叫无价,人人争着购买。
    当然,他虽说是游离,他爹的银子可都是给足了一年的份额。
    他从长安回来之后,他那一正二内的屋里陈设变的简单了很多,一面紫檀木大屏风分开的内居室。
    婢女递给他手巾,他自个抹擦了手脸,他们家住在大渊京城好几代了,宅院高楼少但胜在庭院宽敞。就这大小十二个院子,依稀可见那些豪气的年月,就连左右两边那八个小院的穿廊都是老陶夜灯,前院水池畔那木楼连接的栈道都是名师出手。
    亲属家眷们也没有另外置办房屋,全都住进来白家这穹顶似的大宅子里,白泓爹娘住后面靠近祖庙堂左侧的这一院,平常他爹为了练琴会来中庭客院的一间大屋里小住。
    他二伯一家住庙堂右侧这一院,中庭左右两侧加起来共有四个小院,白泓选了右边最靠近中庭的那个小院,哥舒夜则是一到十岁就借故搬到中庭左侧最靠里的一个院子。
    白泓有空就蹿到他表叔那院子,瞅机会把他储藏的音律书籍浏览个够,他们之间相差五岁,而他这娘味十足的表叔就算不给他这侄子热乎脸,他侄子也无所谓。这小子爱纠缠,也爱动手为他制作个小扇骨什么的,看他表叔笑了还能为他砌个花坛植上几棵杏树桃树啥的。
    白泓心里算是看透彻了他表叔,人家就是那样带点矫情的性子,不温不火喜欢清静。再说了,这家里要找个外表出众的人,真是难了,也不会回到祖先初来这里时候那份热闹风光了。
    他被父亲拜托人情,弯腰作揖得来的太乐署那份差事,要让白家风光他心里也是冷笑,里面那二十多位老吏谁不是临老还巴望着出头呢能轮到他怕也是须发都白了吧。
    中庭那膳食房内已掌灯了,男女分座的两大矮桌上七菜一汤,热气腾腾,家人都脱鞋上了矮塌。婢女婆子侍立门口,还等着传送面食到每个人面前的桌上。
    白泓瞟一眼对面座的哥舒夜:“阿叔,我那五珍牛肉呢”
    他娘石令婉放下酒盅扭着眉头问儿子:“家里什么肉都不缺,你总在外面花银子吃外食”
    哥舒夜脸上神情充满戏弄:“都在这里了”还秀手拇指抵住腹部。
    “表叔,我说你是不是最近瞧上谁家姑娘了,怎么总往外面走,还穿的那么华贵”哥舒夜二十五岁了,城里与他相仿的男子早就娶妻生子成家了。
    石令婉当着他二伯白仲融家人面前,两眼睛一瞪她儿子,低声叱责:“没大没小”
    二伯白仲融家两个女儿白绯白容,有别于女儿家的安静,他这位白家唯一的儿子总是让当娘的又急有气到心口子颤抖。
    桌上还缺了两位长辈的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