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浮萍青青好赋名(2)(第2/4页)  亲亲故乡情断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潘耀辉应道:“嗯,好的,我晚上就去。”
    这潘家村呀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村庄了,全村共有200多号人,自祖宗来此开基建村至今,已过了好几百年了,村里的族谱也续编过好几次了,其辈序也已排到了第30几代了。当地的客家人重耕读传家,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望子成龙c光耀门庭几乎是每一族每一户人的愿望。因此,村里设有私塾,小孩从小便可在村里接受启蒙教育,什么三字经c弟子规以及四书五经说文解字诗词韵律等等,早早地就被用来启蒙孩子了,也因此,离村远走的商贾官绅文人,几乎是代代均人才辈出,就算是还留守在村里的男人,那也几乎是个个肚藏八斗文水,人人都会说四句文章,潘家村人那也真是非同一般。
    潘耀辉和何小红口中的六叔公名叫潘广荣,他岁数并不老
    ,仅仅是50多岁而已,他之所以被人叫做叔公,那是因为他在村中的辈分大的原因。
    六叔公潘广荣是村里的私塾先生,说直白了,他也就是在自己的村里做了一个幼儿老师。
    六叔公潘广荣写得了一手漂亮雄浑苍劲的毛笔字c又熟读了四书五经解文说字,他的为人又是热情大方c有求必应,因此,村里的逢年过节c有红白喜事呀什么的,大家便都是请他来写对联c写请柬c来指导礼仪等等,还有为小孩取名c占卦解签之类的,也是来请他,更有甚者,村里集体的议事c办事和邻里之间的化解矛盾c调解公道也是由他来主持,潘广荣算是潘家村的宗亲长老了,他颇得了村民们的敬重和拥护。
    六叔公潘广荣是潘耀辉的疏堂叔辈,所以,潘耀辉是叫他六叔,而何小红呢因为是他的疏堂侄媳妇,按当地的习俗,女人必须要降一辈跟着儿女称呼长辈,因而,那何小红便叫潘广荣为六叔公。
    其实,因潘广荣的辈分大c又是在做私塾先生和做村中的长老,村中的孩子们几乎都要叫他为叔公,因而,那村中的女人们便也几乎都要叫他为叔公,这样,就习惯成自然了,以致那村中的男女老少便不分辈分,则都在叫他为六叔公了。
    这便是潘家村和六叔公的大致的情况。
    至晚上,那潘耀辉在晚饭后便来到了六叔公潘广荣的家里了。
    在进门一番的家常寒暄后,潘耀辉便在对着潘广荣说道:“六叔呀,老侄今天过来呀是来请你为侄孙的童养媳取名字的,具体的情况是这样”
    那潘耀辉便把抱养猪妹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当然,他也把黄半仙的话讲了一通。
    潘广荣听后便甚为欢喜,因为潘耀辉毕竟也是潘氏家族的一个分支,是同宗同源同亲,作为长老的潘广荣也热切的在关心着每一个分支族人的兴旺和繁衍,所以,那潘耀辉的事,也就是潘氏家族的事,潘广荣也就在为潘耀辉而高兴。
    所谓三分亲便是自己人,而更为特别的是,当地的客家人则更加是讲究血缘亲缘的c是更加的注重维护家族同亲的共同兴旺的。
    于是乎,那潘广荣便义不容辞的就承担起了为猪妹取名的重任了,此时,只见他拿来了笔墨和一张大红纸,然后,他把大红纸摊在了桌面上。
    这样,在煤油灯下,潘广荣和潘耀辉叔侄俩的一场斟酌推敲为猪妹取名的故事便就此展开了。
    潘广荣问道:“曾家寮是姓曾的,猪妹的生父就是姓曾的,没错吧”
    潘耀辉应道:“嗯,没错,是姓曾,她的生父叫曾招宝。”
    于是乎,潘广荣便在大红纸的左边写了一个大大的“曾”字。
    潘广荣便边写边像讲课一样的在说道:“所谓尊姓大名,在几千年来,若知女童的来历,那这个姓呀,就一定要随生父,这不是对一个人,这是对他曾家寮整个曾姓人的尊重,因为猪妹身上流的是他曾家人的血。这人呀,要讲血缘,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