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诸葛再世智谋多(第1/5页)  亲亲故乡情断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1943年的这场大饥荒中,曾家寮的曾招宝并不用去逃荒,与很多逃荒人相反,曾招宝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魄却让曾家人的生活过得了十分的安稳和有滋有味。
    曾招宝虽然为人吝啬c重男轻女c有大男子主义的个性,甚至还有些守财奴的性格,但是,他却是一个勤劳勇敢c敢于吃苦c善于克服艰难困苦c十分的忠诚于祖训的人,他虽然只是个农民和篾匠,但他却确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凡事呀,都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待,不是有一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叫做“横看成岭侧成峰”么
    其实,看待曾招宝,那也要看你是站在那个角度去看他,评价一个人,都要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是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曾招宝的好的一面和差的一面。
    曾招宝虽然铁石心肠,在六年前,他遗弃c送走了亲生骨肉曾淑萍,深深地伤害了老婆王细花,而在这一次的饥荒灾难面前,他又不肯采纳王细花的意见c接纳亲生骨肉曾淑萍回家来居住,以致曾淑萍在潘家便要跟随潘家的人去上江西逃荒,这无疑是曾招宝的阴暗龌龊和令人唾弃的一面,但是,曾招宝也确实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在应对1943年这场大饥荒c大灾难的方法和措施上,那又绝对是一个十分成功和令人拍手称快的典范案例。
    下面,咱就来说说曾招宝是如何应对和度过1943年的这场大饥荒c大灾难的。
    早在大旱饥荒来临前的1942年的上半年的时候,当地的人们就发现:这时的气候与往年相比就有些异常了,这其实呀就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了,但大家却都只是在闲谈阔论c却都只是停留在茶余饭后发泄些怨气而已,这种不祥的预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而先知先觉的曾招宝却是完全不一样,他却独自有了一整套自己的实实际际的行动了。
    在1942年的5月份时,曾招宝就发现自己竹园里的有些老竹在开花了,这就引起了聪明的曾招宝的注意了,因为古训有讲:竹子开花,必将是荒年或者是灾年的预兆,特别是大旱之年的预兆。
    曾招宝毕竟是一个做篾货竹器的篾匠,因此,他对竹子的生长习性和特质便有一种特别的了解和敏感,在发现了这种现象后,他就特意的到山上山下c村前村后c田沿溪边等四周的竹林里去观察,结果,他看到了很多的竹林里都有零零星星的竹子在开花了。
    在看到了竹子开花后,曾招宝便又细细地在琢磨c体会c比较着自己在砍竹c破竹c削竹c开篾和编织时的那竹质与从前的不同变化,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自己的比较和苦思冥想及深入的总结后,那曾招宝呀就深深地意识到和确信:未来一定是会发生旱灾了。
    于是乎,在一天的晚上,曾招宝就找到了哥哥曾招财,他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哥哥。
    都是同一对父母生出来c又都是在同一个家教下长大的,因此,其兄弟俩便有同样的性格及处事方式。
    那曾招财一听,他也马上就联想到了古训和祖训,再经曾招宝的一番确凿的论说和鼓动,于是,曾招财对弟弟的未来一定会发生旱灾的论述也就深信不疑了。
    这样,其兄弟俩便在合计和商量起了对策来,最后,兄弟俩把大腿一拍:嘿别犹豫了,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预防真的会发生旱灾,咱们从早稻收割后就要开始买粮囤积。
    这样,曾招宝和曾招财仗着多年来的积攒c以各自比较丰厚的积蓄,兄弟俩便在当年的早造稻谷收成后,除了自家田地的收成外,就陆陆续续地以当时的平常价格买粮,他俩就把家里的所有能储藏粮食的容器都盛满了。
    在到了当年秋季的时候,那竹林里开花的老竹就更多了,这些开花后的竹子随即就慢慢地枯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