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我也不知道(第2/3页)  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震撼:“这个陈军怎么能总结得这么好”
    他刚才还看了一下铁路的发言稿,所以他大概知道了铁路要讲的那些东西了,他觉得,陈军这个学员总结的比铁路总结的都还好啊
    规模小型化
    任务多元化
    指挥数字化
    机动飞行化
    士兵职业化
    妙
    妙啊
    老院长咂了咂嘴,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兴奋。
    自己学校的这一届学员果真了得。
    主席台上。
    铁路默默地在心里记下了刚才陈军总结的那几点东西。
    关于未来陆军的发展,他自然也思考了很多,心中也有了很多总结,但实话实说,他的总结,一是没有陈军说的这些那么全面,第二,则没有陈军的总结这么简洁明了。
    比如他也知道未来陆军的指挥系统一定要实现完全的信息化,但他没能总结成“指挥数字化”这五个字,所以他连忙开动脑筋,全力记忆,把这些内容全部牢记在了脑海中,变成自己的东西。
    待得陈军说完,他笑着用手压了压,示意陈军坐下。
    他先扭头看向了院长,笑着说道:“早就听说陆指人才辈出,藏龙卧虎,今天我算是领教到了,院长,我刚才看了一下,我感觉你们学院像陈军同志这样优秀的学员远不止一个啊”
    吹捧了一下陆指,铁路这才收回目光,看向了下面。
    “刚才陈军同志的总结与我不谋而合,我经过这么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我认为,一支部队想要在未来获得强大的作战能力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几个点是缺一不可的,第一,指挥方面,指挥必须全面信息化,或者是数字化,而且不是仅仅信息化就行,而是要信息网络化。
    第二,机动必须高效而快捷,因为未来的陆军,不仅仅只是局限于防区的那一亩三分地了,他们的任务区域会扩大很多倍,甚至会扩张到海外,那么,怎么能保证陆军移动的高效和快捷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陆军机动的飞行化,具体的实现方法,又分两类,一类是直升机,一类是运输机”
    铁轮侃侃而谈,把他的分析和理解,与陈军的总结完美融合,既沿用了陈军的完美总结,同时又增加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显得他的说明事实充分,理由充足,可信度很高。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铁路又道:“下面请哪一位学员起来分享分享他对于军人职业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报告”实验班的一个学员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好,请你先做一个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领导,以及亲爱的学员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叫李进,我是实验班的学员。”
    他洋洋洒洒地讲了起来。
    他讲完后,铁路点评了几句,随后又笑着问:“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
    “报告”
    一个学员站了起来。
    这个学员说完,下一个学员又举手了,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说了十分钟。
    “下面应该没有了吧”铁路的眼神在小礼堂里扫了一眼。
    “报告”
    “好,那你来补充一点,不过是最后一位了,时间太紧张,我们不能再给大家发言了。”
    “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领导,以及亲爱的学员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实验班的学员,我叫赵斌。”
    又是实验班的学员
    刚才发言的怎么全是实验班的学员啊
    主席台上的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惊讶。
    今天这个实验班不错呀,人才辈出,发言积极,而且有理有据,都说到了点子上,最关键的是,大家的很多说法,真的令人耳目一新
    “小何,你今年带的这个实验班,不错啊,尤其是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