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鸿鹄之志(第1/2页)  隋末夺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裴璟作为武贲郎将,麾下本应有两万人马,但事实上他麾下只有八千多人。
    这个事情,杨广其实也清楚,这并不是吐万绪在给裴璟穿小鞋。
    隋军自进攻辽东以来,左屯卫的军队折损也十分严重,每一个武贲郎将麾下的人马都并不如何充足。
    此时正处于战时状态,国内的精华兵力都在这里了,也没有办法给大军随时的补充士兵,才导致了各武贲郎将麾下的人越来越少。
    甚至,就连裴璟麾下这八千多人都是来之不易的。
    这还是吐万绪看在裴氏的面子上,强令左屯卫其它的武贲郎将,专门给他匀过来的精锐府兵。
    不过,杨广对于裴璟提的这个条件十分满意,可谓是合理而不过分。
    杨广原本还怕裴璟持才傲物,轻视了为大军断后的难度,如今听对方提的条件,他反倒安心不少。
    杨广笑着点了点头,温和地说道:“裴爱卿既然要留下来断后,给爱卿补足人马,本就是应有之义。”
    杨广的这一番话,让帐内熟悉他的文武将领,心中都在暗暗吃惊。
    他们惊讶的并不是杨广要给这裴璟补充人马,就像杨广所说的,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他们惊讶的是杨广口中的那句“爱卿”。
    只有熟悉杨广的大臣们才知道,他并不会称呼每位大臣为爱卿,更多的是称呼这位大臣的官职。
    比如说原来杨广称呼裴璟,就是称呼为裴郎将。
    反之亦然,能被杨广称为爱卿的臣子,只要以后不行差踏错,前途可都是一片光明的,这裴郎将显然已经简在帝心了。
    不少与裴氏关系不好的大臣,甚至已经在想着,将来如何打压裴璟了。
    当然,前提是裴璟能顺利地完成了断后的任务,从辽东战场上回国。
    杨广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大隋的十六卫大卫之中,若是论到骑兵的精锐程度,便没有一只军队能够出左c右御卫之其右的。”
    杨广的话音刚落,帐内就传来了大臣的阵阵赞同之声,只有左c右御卫的将领们心里一格登,马上便有了不好的预感。
    事情也的确如此,左c右御卫向来是朝廷,用来征讨吐谷浑和突厥的主力军队。
    他们训练充足,在马上作战和射艺方面并不比胡人军队差多少,若是算上纪律性和装备情况,那他们就更不是胡人军队能够比拟的。
    在过往的作战之中,也确实证明了,左c右御卫哪怕是面对突厥突厥可汗的亲卫部队,也完全不落于下风。
    杨广看到帐内无人反对,便继续说道:“裴爱卿既然要补充骑兵,那朕便下令,让左御卫给你拨四千骑兵,再让右御卫拨给你拨八千骑兵。”
    “同时为了方便爱卿统管不同部队的骑兵,朕在敕封爱卿为校检左屯卫将军。”
    “对于朕的安排,爱卿可成满意了”
    裴璟对此自然是满意的,当场下拜道:“臣谢陛下隆恩。”
    杨广微笑着点了点头,问道:“既然如此,爱卿可还有什么要求”
    裴璟想了想,说道:“请陛下尽快派出十六卫大军,轮番佯攻强渡鸭绿水。”
    裴璟的话音刚落,帐内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马上就明白了他的用意,不少人都在心里暗暗点头。
    这裴璟用的就是兵法里面,以退为进c虚虚实实的策略。
    用隋军猛烈的进攻,来迫使高句丽军队以为隋军还在坚持原来的作战方略。
    这样,高句丽军谁也无法想到,其实隋军是在进行撤退的计划了。
    杨广对这条方略也十分满意,起码可以保证他是率先撤离的那一批。
    他连过头来看他左屯卫大将军宇文述,下令道:“宇文大将军,左翊卫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浮桥的搭建。”
    “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