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陷阱(第1/2页)  祖宗显灵:开局给天启托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前一直在争议的商税以及天津市舶司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从去年年末一直吵到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各退了一步,商税二十五税一,天津也开了市舶司,而市舶司里的货物因为是外来的还额外增加关税,三十税一这样。
    成立了市舶司之后,三方势力又开始争吵有关的市舶司职位,不过这市舶司官长,自然是朱由校这边的人,他当即派遣孙元化担任提举。
    同时市舶司也会入驻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东厂每隔三年一换,锦衣卫四年一换,同时市舶司增加一支水师,用于缉私。
    这水师由谁统领暂无定论,就连水师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兵员船只都没有,似乎只是一个摆设,这样大家也没有在意。
    在大家看来,朝廷的财政养陆军就已经没钱了,那还有钱养一支水师?
    其实王永光他们之所以松口,是吕纯如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漕运。
    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以及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c百官俸禄c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c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而明朝因为倭寇的问题,主要就是利用运河进行南粮北调,而沿着运河一线,依靠漕运生活的人自发的组成了漕帮。
    明代漕运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时征运漕粮的有南直隶c浙江c江西c湖广c河南和山东六省。漕粮又按供应地区的不同区分为南粮和北粮。其数额,宣德时最高达六百七十四万石。
    成化八年(1472)始规定岁运四百万石的常额。大抵自正德c嘉靖以后,连漕粮改折(约一百至二百万石)在内才勉强达到此数。主要征自南直隶和浙江,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
    除漕粮外,还有白粮,由苏州c松江c常州c嘉兴和湖州五府供纳,岁额二十一万四千石。均系当地出产的白熟粳糯米。在用途上,漕粮为京c边(北边)军饷,白粮供宫廷c宗人府及京官禄粮。
    漕运在中央,初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后废漕运使,置漕运府总兵官。
    景泰二年(1451)始设漕运总督,与总兵官同理漕政。漕府领卫军十二总共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只,另遮洋总(海军)七千人,海船三百五十只,专职漕粮运输,称为运军。
    在地方,以府佐c院道和科道官吏及县总书等掌管本地漕事。中央户部和漕府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各地军c民粮船的监兑和押运事宜。州县以下由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粮长下设解户和运夫,专供运役。
    而吕纯如提出的问题就是开了天津市舶司,势必会出现海运,这就会影响到漕运,那么依靠漕运贪污的官吏士绅又如何罢休,想必海上肯定会有一片腥风血雨。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同意了开通天津的市舶司,但是也给朝廷带来了后续的麻烦。
    这事其实有人看到了,崔呈秀当即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魏忠贤,魏忠贤大惊失色连忙跑去告诉朱由校。
    朱由校很淡定的说道:“这件事情,太祖爷爷早有预料,此事不必太过担心,天津市舶司暂时用于北方战事,漕运那一块先不动。”
    不过这时候辽东出现了变化,正月时,不管是阎鸣泰还是袁崇焕都来奏折上报建州女真出兵蒙古草原,因此朱由校下令让毛文龙出兵骚扰建州女真。
    很快,毛文龙就派人来询问粮饷,朱由校并没有给满,他只给了几万两银子,以及五万石粮食和三万石红薯皮,和两万石的土豆。
    皇太极深恨在背后搞小动作的毛文龙,但是建州女真不善水战,对于毛文龙也是无可奈何。
    随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