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1.第一次赶晚潮(周一求推荐票哈)(第3/7页)  我在1982有个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大活潮嘛早上王老师你们不是去赶大活潮挖沙虫了?”
    “对。”王忆也点头。
    赶海与潮汐息息相关潮水涨落有大小之分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是跌大潮也就是渔家俗称的大活潮。
    潮汐每天两次涨落学术上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也就是早潮、晚潮。
    内陆人有所不知的一个冷知识落潮时候晚潮通常会比早潮更大一些所以赶海的合适时机是晚上就是赶晚潮。
    可问题是赶晚潮必须要有照明灯。
    外岛资源匮乏渔家又不通电这时候可没有充电灯要么用电石灯、煤油灯要么用手电筒这都得消耗资源。
    再一个渔家人白天要干活正如刚才有老人说现在城里流行赶晚潮外岛渔家很少赶晚潮毫无疑问赶海会有收获但跟白天摇橹撒网那不能比。
    诸多原因之下导致外岛多数是赶早潮而不赶晚潮——赶早潮可以起的早点去忙活一下不耽搁白天的活计赶晚潮不行白天干完太累了晚上真的不愿意动弹。
    王向红这边得到确切答案后说:“下一次再有大潮就是处暑以后处暑就是秋天了秋天冷、晚上海水里的冷气扎骨头所以你要赶晚潮今晚是最后的机会。”
    王忆讪笑。
    他其实不想要这个机会。
    赶晚潮这事是自愿蚬子、蛤蜊不像沙虫这些东西有的是以后肯定是饭店里的常备菜在码头随便买。
    于是王向红没有亲自去组织人手赶晚潮而是傍晚等社员们都下工他打开了喇叭放起了广播:
    “现在是1982年8月19日首都时间18点整晚间新闻广播正式开始……”
    “今天的新闻有——西哈努克亲王于今日结束对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羊城对合同工临时工等抽样调查表明99%的青年赞成劳动合同制;为转变机关作风锻炼培养人才江南五千多机关干部下基层任职……”
    慷慨激昂的广播声响起来不多会被切断王向红的声音响了起来:
    “咳咳、嗯咳咳那个各位社员请注意、各位社员请注意今天是初一今晚上有个大活潮那个王老师准备组织人手去挖蛤蜊、找蚬子有意去赶晚潮的社员请跟王老师联系。”
    “我再重复一遍……”
    正蹲在门口吃鱼肉饺子吃得开心的王忆愕然抬头看向大喇叭有没有搞错?怎么成了我有意去赶晚潮?怎么还是我准备组织人手?
    算了广播放出去了王忆无话可说只好继续低头吃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倒着。
    嗯这野生大黄鱼鱼肉水饺滋味不一般明明没放什么佐料只用了油盐料酒一点秋韭菜来调调味结果味道特别好。
    王忆一边吃一边琢磨或许可以给22年的生产队大灶再加一个主食。
    黄花鱼肉水饺!
    等他把冰柜拉过来然后让漏勺用鱼肉拌陷他直接把肉馅给送到22年去这样没人知道所用鱼肉是野生大黄鱼的。
    他正在吃的开心一些妇女成群结队来找他报名了:“王老师吃着呢?”
    “呵好生活不年不节的吃上白面饺子了?什么馅的?鱼肉?大黄鱼肉?嗨白瞎了这么好的面皮子。”
    “王老师今晚算我三个我领着两个孩子去跟你一起赶晚潮。”
    大家伙报名很踊跃后面还有人到来。
    赶晚潮得有组织因为有危险。
    去多少人必须得回多少人一旦把人落在海滩上那等到海水涨潮会出事的。
    王忆打了个饱嗝让王新国去登记然后刘鹏程和林关怀两个人也来凑热闹。
    早上赶早潮起的早天不亮就得起来收拾他们两个可起不来。
    赶晚潮那没问题我们起不了早但我们能睡得晚!
    报名的人很多然后有人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今天赶早潮有方便面吃王老师那赶晚潮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