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一 第九十八章 指桑骂槐(第2/3页)  大魏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陆续有好几十个官员来了大伙儿都在堂上寒暄见礼闲聊。有的秦亮认识有的不认识。
    比较奇葩的是有些头戴远游冠和进贤冠的人、脑袋上插着一根毛笔、随时准备写字所有人手里也拿着一块材料形状不一样的牌子。秦亮的脑袋上没插毛笔他今天换了黑色官服、头戴武冠没地方插。不过他也拿了竹板子以他的身份、木板子的四角很圆润。
    几乎所有人都穿着黑袍东堂上看上去黑压压一片可能这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场面罢。
    这时曹爽在几个大臣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许多人都上前揖拜。秦亮等曹爽从身边走过时执礼说道:“大将军仆偶获精盐秘方欲进献于殿下已交给中宫谒者。”
    曹爽点头道:“嗯可以。”
    接着司马懿、司马师、蒋济等几个人也走进了东堂同样有不少人主动拜见。
    秦亮的品级在这里算是低的若非郭太后传旨他都不会来上朝。这里不是没有五品官只因校事令是新设的、且皇帝现在也不管校事府所以才没人叫他来上朝;但来了也并不奇怪。
    司马师转头看了一眼秦亮专门向他拱手虽然司马师的脚步没停、礼仪比较随意但这样也挺重视秦亮了。秦亮立刻还礼两人都没有说话。
    没一会儿在一众宦官宫女的前呼后拥下太后、皇帝从后面的门进来了。众人纷纷弯腰拿手里象牙板子竹板子遮住面门不能往上看。
    至少表面看起来大家还是对皇室挺恭敬。秦亮也跟着学不过他站在很后面弯着腰前面有人挡着就算想看、也看不到什么。
    不到十岁的皇帝跪坐到了台阶上的筵席上旁边有一道纱丝帘子、郭太后则跪坐于帘子后面。但她这个垂帘听政估计有点水。
    待皇帝坐定大伙儿才跪伏在地行稽首大礼高呼“万寿”。
    皇帝就只说了一句话:“诸爱卿请起。”皇太后则一直没吭声。
    司马懿和曹爽站在最前面分列两边很快就商量争执起了正事各自都有人不
    断帮腔。
    秦亮第一回来朝堂上觉得自己可能还没适应他总觉得场面很诡异。
    司马懿与曹爽都在向上位奏事但太后和皇帝并不发表意见曹爽等人实际上就是在相互对话……用词却不是在对话而是“禀殿下”“禀陛下”这样开口内容却是司马懿曹爽给对方说的话仿佛是在指桑骂槐似的。
    他们先是在说相中的事。
    秦亮知道这个事当时他在淮南打芍陂之役后很快荆州这边也遭到了吴军的攻击、受攻击的地方就有相中和樊城然后司马懿率军南下荆州增援。相中是荆州战区、位于汉水边的一座小城。
    双方分歧很厉害。司马懿的意思是把汉水对岸的百姓迁徙过河、防止被抢走;曹爽则不同意因为吴军已经退兵了。
    接着又谈人事问题也是今年荆州战后的后续有关樊城战役。
    司马懿想撸掉夏侯儒、都督荆豫的兵权说了很多理由大概就是怕死不前进之类。
    曹爽当然不会同意。夏侯儒这种属于诸曹、夏侯系的人明显是曹爽那边的人;曹爽上位后对皇室远支亲戚挺友好秦亮能出仕、就是因为族兄秦朗是曹操养子。
    司马懿的意思是换王昶都督荆豫。王昶是并州士族估计是司马懿的人不然司马懿不会那么卖力帮他拿兵权。王昶此人好像完全没有丁点军功竟然能直接都督荆豫二州?成为封疆一方的大诸侯?世道就是这么不讲武德。
    所以秦亮之前的判断没错出身和关系到位了什么官职得不到?
    双方争论了很久谁也说服不了谁但事情总得拿出个决定。想靠郭太后、皇帝从中决断不可能。曹爽还假兮兮地向上位揖拜说:“恭敬殿下圣裁。”
    郭太后知趣地说道:“大将军与太傅再商议。”
    秦亮估计他们私下还会继续谈生意进行一些妥协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