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没有倾向的考题(第3/3页)  锦衣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跟中庸之道关联不大。
    但朱浩马上找到共通点。
    就在于“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连朱熹都说“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感情张邦奇提及中庸之道乃是幌子要求学生在进学路上的自察才是你出题的目的那要是真中了陷阱跑去论中庸之道那你写得再好也只能落入平庸。
    明白这一点朱浩的破题方向也就找到了。
    修学在于修心中庸也在于修心这才是论题的精妙所在而这也符合正德年间正在逐渐发扬光大的心学思想……
    “中庸者在于明学而守心道自察明是非之理心方而定。”
    论中庸之道先论个勤学很符合张邦奇的治学理念而且我隐晦去讲还特别论了个要守心的问题讲究的是不能因为多智就乱了本心那就超出圣人所言中庸的范畴。
    我讲的是学问再大也可以保持中庸不在于学问多寡而在于你能不能把本心守住。
    守心的要诀在于自查和明理做到这两点就不怕智者过、贤者余的问题了。
    ------题外话------
    第三更送上天子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