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平价卖粮(第1/2页)  醉枕东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市场上一下子放出来那么多粮食冬季以来渐渐抬高旳米价回到了每斗五十文的平价。
    柜坊、邸店一次性用银钱结账的价钱还能更低一些。
    萧崇义、忻德坐在洛泱对面都笑得见牙不见眼萧崇义拱手道:
    “小娘子这招真是一箭双雕我们得了米粮钱又回到东都柜坊里。这可是空手套白狼”
    “胡说杜娘子辛苦写了本账簿不费力气?她虽不要钱现在她孤苦伶仃你们替她在长安置一套小宅子将来她出嫁的时候添妆再把她的钱补上去。
    收了粮食抓紧时间把它们运到边镇去只怕那边已经一边募兵一边行动了。”
    忻德乐呵呵道:“我们柜坊这边早把小娘子您的添妆备好了等殿下班师回朝就该喝你俩的喜酒了吧?”
    骗骗李家不是重点重点是把鬼仓里的人都惊动了。
    这是裴二胖找出鬼市那些秘密势力的好机会他也参与了买米还“傻乎乎”的愿意出高一点价:
    “年年春天都缺粮我等着卖高价准没错。”
    与李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账簿”并不是杜芊芊自己去做他们找了伙人扮成东都有名的山贼曹大胆。
    其中一个山贼袖子一撕还露出了曹大胆他们手臂上统一刺的纹身:花萼相辉楼。
    这曹大胆去过一趟西京最爱兴庆宫里的花萼相辉楼上面若隐若现的公主们回来就找人给他把整座楼的刺下来了。
    还要求小伙伴们人人都刺这纹身就成了他们的标志。
    曹大胆敲诈皇商的事他本人也是官兵上山剿匪的时候才知道的。
    这时候喊冤也没用李超之所以敢交钱就是想好了剿匪的后手。结果李超丢了钱曹大胆丢了山寨一伙人做了鸟兽散。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 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 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 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 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 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 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
    中书侍郎拿制书, 但降旨的却是侍中。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 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会儿的功夫拜四次啊, 腿都麻了)。
    这还没完, 制书、节符之类的交接仪式还有一大套。礼仪完毕之后, 皇帝闪人, 在位的官员按序出太极殿。正副婚使也坐车先前准备的一大堆乐器这时候还不能吹奏, 一干人等在乘车相随制书放在油络网牛车上(油络是三公以上才能用的车饰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随便把圣旨搁胳膊弯里, 太荒唐啦)。
    出门时应该非常早到主人家后天才“大昕”(天完全亮, 这当婚使的得起早贪黑啊真是体力活!)。一开始婚使是不能直接进门的, 双方在户门口西面又是一大套的礼节连主客的站位都十分讲究, 比如婚使要站在西面、主人要站在大门内面向西。主人的佣人(即傧者专门招待客人的)面向北受命之后出来站在东面(和门口的婚使面对面)双方进行一番礼节性对话:
    傧者曰:“敢请事。”
    使者曰:“某奉制纳采。”
    然后傧者屁颠颠跑进去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