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节 三杀(第2/2页)  三国杀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杀!”
    “杀!!!”
    这首军歌不用问曲子是出自蔡琰之手。
    不过也不全是蔡琰的功劳。
    其实蔡琰开始给刘璋找了另外一首军歌据说曾经是汉军的军歌叫《马踏燕然》。歌词如下: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这歌虽然看起来不错不过曲风类楚辞不如秦风酣畅。
    而且歌词写的主要是杀胡人杀匈奴人刘璋的敌人肯定不止是匈奴人。再说了马踏燕然也不符合刘璋军的特点刘璋军基本上没什么马都是步兵怎么去马踏燕然。
    蔡琰当初接到任务时开始有些应付后来干脆直接就扔给刘璋一个据说是战国时秦军的军歌诗经中有收集的那首著名的《无衣》。
    然而刘璋看了以后听了以后觉得还是不太满意觉得太低沉太沉闷觉得气势不够杀气不足缺少阳刚气。后来刘璋就把这首《无衣》的歌词改成了现在这样正式更名为《三杀》由蔡琰重新谱曲后正式定为刘璋军的军歌。
    《无衣》的原歌词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现在《三杀》的歌词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杀!杀!杀!!!
    岂曰无食?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弓弩。杀!杀!杀!!!
    岂曰无亲?与子同心。王于兴师修我甲兵。杀!杀!杀!!!
    刘璋把原来的岂曰无衣改成了岂曰无衣、岂曰无食、岂曰无亲把同袍、同泽、同裳改成了同袍、同泽、同心。原来只是同衣改完以后则成同吃同住同心同德了你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真正的亲如兄弟生死与共的战友了。
    刘璋把每阙最后四个字改成了三杀。
    一步一声杀三杀喊过杀气盈胸。
    一步一杀三杀灭世。
    三杀杀天杀地杀人。
    然而却难杀灭这世间的情。
    就在刘璋大军士气如虹三路并进的时候刘璋收到了一封信。(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