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五十五章:结束了(第2/3页)  神级古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采用这种建筑规制是因为考虑到五行学说。皇帝死后其灵柩就从东华门运出故俗称“鬼门”。
    太和门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皇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门以北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这三座大殿是皇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237700㎡。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面积是洛阳皇宫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重檐庑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为古建筑之特例。重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中和殿是皇宫三大殿之一也是外廷三大殿中面积最小的。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
    保和殿也是皇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皇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是皇帝及嫔妃生活娱乐的地方。
    东汉国皇宫内莺歌燕舞。
    此刻皇帝刘宗正坐在大殿皇位之上品着美酒吃着美人递来的水果眯着睡眼欣赏着大殿上那美妙轻盈的舞姿。
    “奇怪了东方姐出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回来。以往有人来刺杀朕他弹指间就灭掉了今天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