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章:四灵王兽(第2/3页)  神级古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轮。有解释说其体大如鸡而形近孔雀羽毛美丽不大飞翔常轻快行走。
    鵷鶵 《山海经南山经》:“(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鶵。”郭璞注:“亦凤属。”《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金 元好问 《南冠行》:“王孙上客生光煇竹花不实鵷雏饥。”
    《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朱雀;黄者鵷雏;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 鸿鹄 鸿鹄是白色的凤凰。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及鹄与鹤的发音很容易混淆。故而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黄鹤等。鸑鷟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五凤之一身为黑色或紫色鸑鷟象征着较为坚贞不屈的品质。在《小学绀珠》中指一种水鸟似凫而大赤目。它们总是雌雄双飞比鸳鸯更恩爱。当它们中有一只死去时另一只就会悲鸣三个日夜。最后血冷血干也就相从于九泉。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外形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说文解字》载:“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性格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山海经图赞》载凤凰身负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抱朴子》对此解释:“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编纂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对凤凰所做的记述非常详细:凤凰生于南方的丹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人迹不至的高崖之上才会筑巢。凤凰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鸟遇之必然围绕站立。头顶上的羽冠常盛水雌雄轮流进食从不接近人间。还有记录凤凰在两江地区的深林筑巢。产卵以后雄凤用木枝混合桃胶将雌凰封闭在巢穴里。只留下一个很小的气孔。然后雄凤寻找食物饲养雌凰如果得到食物就拆除封盖。得不到食物就会封堵孔洞将雌凰窒息而死。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就是图腾和鬼神产生的社会基础。河姆渡凤凰 鸟图腾崇拜多和太阳崇拜相联系。广为人知的三足乌原本就是“日中阳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所采用的四川金沙“太阳神鸟”金饰也是四只神鸟围绕太阳旋转飞翔的造型。这种对太阳和鸟的双重崇拜促生了中国文化一个重要形象——凤凰的诞生。《白虎通五行》记载:楚人的祖先祝融是代表太阳的炎帝麾下掌管火的神灵“其精为鸟离(太阳)为鸾”。由是可知在楚人眼中凤凰与太阳是他们祖先的化身而对这二者的崇拜都来源于鸟图腾信仰。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这一发现为揭开凤凰“诞生”之谜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沅水凤凰 白色陶罐的颈部和肩部有两只飞翔的神鸟凤凰一只正面一只侧面回首姿态雄健。它们具有神话传说中凤凰的鲜明特征:有冠有非常长的喙长颈有漂亮的长尾。最为奇特的是两只凤凰的食囊部位还戳印有獠牙、吐舌的兽面纹显然此时就已经是一种组合式的神物了。凤凰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和龙一样它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人类借助于龙、凤沟通和大自然的联系。凤凰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对神灵的虔诚、崇仰、顶礼膜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神性的动物。龙、凤同为中华民族两大图腾系统崇凤是一种浓厚的民族情结。中国人赋予了凤凰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但凤凰也不是凭空创造从高庙文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