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八十六、支招(第1/2页)  帝国郡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文远去拜访王晋之的时候,王晋之已经从王府搬了出来,住进了新宅。

    新宅离王府不远,隔着两条街,更靠近国子监一些,想来是为了方便寄仁寄云两兄弟就学。

    他的这位伯父为人板正,甚至有些迂腐,才具有限,又好面子。这么多年一直在地方,连个知州都不放心让他主领。这一次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在京都不能一直脱离权力中心。说起来是为了他铺路。户部左侍郎,能做的事也挺多的,最少有他看着,提点着,不求再往上擢升,只求站稳脚跟,为他保驾护航就可以了。

    王文远坐在王晋之的书房里,一边喝茶,一边想着王家老爷子的这番安排,也算是稳打稳扎了。

    “你到部里点了卯吗?”

    王晋之板着脸问他。

    王文远做出一番恭敬的态势来,小心地答道:“回伯父,小侄已经去点过卯了!”

    说着,从袖袋里拿出一本奏折送上,口称:“请伯父指点!”

    王晋之点点头,神色稍缓,这小侄还算知礼,也就接了奏折,运足了目力,从前看到后,是做好了准备好好指点一番的。可从前到后,又从后往前,来回看了好几遍,不管是内容还是言辞亦或者是格式用词,无一不妥帖,实在找不出指点的地方。

    看来父亲对此子期望很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王晋之神色又缓和了一些,不吝夸奖:“言之有物,时文规矩,用词谨慎,看来是老夫也没什么可指点你的了!”

    王文远忙道:“伯父为官多年,见多识广,其心得紧要小侄能学的万一,也受益匪浅,小侄还需要伯父多多指点教养,还请伯父勿以小侄鄙浅,不吝赐教才是!”

    王晋之总算神色大霁,笑道:“老夫此次入京,纵然有家族考虑,但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寄秋和文远小侄你,日后但有疑惑,老夫自当提点你!”

    “多谢伯父!”

    王文远恭敬地应道。

    王晋之真的指点了一番王文远:“你此次所领差事,务必用心为之,今岁秋收之后,如效果显著,可能还会往上擢升,文远,你可要好生把握住这个机会啊!”

    王文远自然表了一番决心,问起了王晋之入部的事:“伯父,祖父说您入京是奔着户部来的,如今为何?”

    谈到此事,王晋之实在忍不住暴躁:“此事说来话长,老夫也不知是何处出了问题,如今好端端地被搓弄到工部去,老夫长于计务,和一群呆子上上下下看大汉宫修缮图纸,这不是胡闹嘛!”

    王文远问道:“那伯父有何打算?”

    王晋之怎么知道下面该如何呢?

    王文远诧异地问道:“伯父,五弟对此事怎么看?”

    是啊,知道你脑子不够用,可还有王寄秋呢?他怎么说的?

    王晋之稍微有些脸红,没办法,他可是在小辈面前丢尽了脸面的,特别是住在王府的一段时间,当着王寄秋,可是没少说些什么户部什么左侍郎之类的意气风发的言辞的,只是吹得有多高,跌的就有多重。廷议结果出来之后,他就马上借口家眷即将到来,动作利索地搬出了王府,实在是没脸继续住下去了。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有脸面去问王寄秋,下面我该怎么办?

    王文远没有继续深究,而是换了个说法:“伯父,我听说朝廷拟开新矿?”

    这件事已经不是机密了,工部户部带着好些人正在跟幽州票号协商,这件事他虽然没有插手,却知道一二。

    王文远沉吟着说:“伯父,小侄还是建议您自请作为工部代表,负责新矿事宜!”

    “文远,此事老夫也不懂啊!”

    王文远笑道:“伯父,此事事关重大,工部不插手也不可能,您作为工部左侍郎,代表工部出面促成此事,您又长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