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取字承德(第1/2页)  穿越在召唤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只是记名弟子,但是以蔡邕的名望,只要自己不出什么纰漏,这天下士人,俱都高看自己一眼。况且还与河东卫家卫宁卫仲道成了同门,怎么说也要关照关照自己的吧。夏启心中乐开了花,见谁都是笑容满面。

    前世看三国演义,有名有字,自己好不容易生活到了古代,又拜了名师,当然要请老师赐一个字,以后与士人交往,也好方便称呼。这给人赐字可不是小事,一般都是请家中长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赐字。

    夏启以自己只身在外,无法禀明父母及家中长辈,现在蔡邕作为老师,请代为主持自己提前的成人礼仪。

    蔡邕一代大儒,却不像宋朝以后的儒家迂腐守旧,多年逃亡的生活让他对事多了几分豁达。这非常时期,却也计较不了其他什么,他精通周易,看人也算精准。夏启人虽年少,虽然少识经文,却偶有精彩之语,发人深思之见。非池中物,提携后进本就是他们这中儒家名士应为之举。况且,这夏启虽领兵征伐,却本性纯良,恭谦。正是看着他一路救济难民,自己才会对他另眼相看。加上对自己是恭敬有礼,对自己妇女照顾有加。作为老师的他自然一口答应。这汉代男子16成年也不在少数。

    公元189年12月2日。

    天空放晴,虞城稍有名望之人均被请来观礼,见证夏启的成人。

    冠礼在虞国的王宫,今日的虞城县令府举行,观礼之人早早的到来,城中百姓多数也是收到消息,赶来瞅瞅新鲜。

    古有四礼,冠礼c婚礼c丧礼c祭礼。四礼同位人生大事,不可亲疏。至西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c独尊儒术,这儒家四礼更是被世家大族重视,作为当代大儒,虽然时间的关系,有点紧急,可这象征成年的及冠之礼,蔡邕还是按照古制,准备妥当。

    虞城县府,熙熙攘攘,一辆辆的马车从府门排到了街末。一列列的带甲卫士守卫左右。从下阳c甚至安邑赶来,络绎不绝。河东世家也多数派人前来观礼,也算是河东近年来少有的聚会。

    冠礼可不是带上帽子,便算成年。,是对一孩童心性成长的考验,是对及冠者未来人生的勉励,是一个结业证书。

    斋戒三日,夏启觉得这河东的冬天,比以往自记过得都要冷。不难想象,作为一个以肉为主食的现代人,就是在自己才穿越过来最困难的几天,也有张宪天天打回来的野味充饥,这几天就几颗粗糙白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活下来的,最可气的是向程戈讨来的鸡腿,也被蔡琰这个看管自己的小娘子没收去了

    好在三天很快过去,痛苦的日子总算熬了过来。脚步虚浮之下,迎来一群面目枯朽的老妪,对自己肆意搬弄

    男子成年的冠礼。不仅仅是礼仪,穿着,甚至便来举行加冠的场所也是很有讲究。三日斋戒,夏启耳朵里几乎都被那些繁琐的教条给弄得昏昏沉沉。即使是由蔡琰给自己讲述,也让人欲哭无泪。

    因为未有宗庙,等到司礼前来请夏启前往临时装修的大厅时候,他已经被裹成一个粽子,难满满的苍白,已无力吐槽自己的自作自受。心中命不久矣的莫名悲哀。

    按照礼仪,夏启必须给来观礼的人都行一拜,而后宾客回拜

    一路随着仪仗,数百宾客列成长长的队伍,夏启只得机械的保持僵硬的微笑,死撑着走下去,天幸穿越过来自己身体还算强壮,体力不错。这举止有度,气度不凡却也让所有宾客赞叹,好一个天生俊彦。

    这是一种折磨,同时也享受了,群星拱月,享受着所有人的祝福和眼球。羡煞多少旁人,恨不能代替。

    庶子行礼于屋外,嫡子行礼为堂内。等跨进大堂,蔡邕满面红光的摸着下巴胡须盯着进来的夏启。先拜长辈,蔡邕和虞城中德高望重的儒士乡绅站在堂中,再拜朋友,蔡邕朗声向宾客请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