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同门(第1/3页)  穿越在召唤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粲少而聪慧,博学多识,蔡邕自叹不如!后世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出生于公元177年,这才14岁的少年,比夏启还要小上2岁,见他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夏启倒是挺喜欢这位出身名门的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的小师兄。

    阮瑀乃是陈留人士,世家大族出生,又自小得名师名士教导,一身文才天下少有,若论才学,或许不及卫仲道,却是蔡邕最为喜欢之人,只因为他尤善音律,算得上是继承蔡邕的衣钵。

    “二位师兄,小弟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这河东之地建起一座书院,这书院他日能与洛阳国子监,襄阳水境学院,颍川书院想必较,而且要更加的浩大,学子更多,学院之中不论出身,以德为先,兼容并蓄,传道授业解惑,学子需学儒家六艺,为我大汉培养栋梁,为兴盛汉学出应有之力。学院之中将不拘泥一家之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何等的盛世,不知二兄可愿意相助愚弟一二。小弟不求其他,最大的愿望便是将我传汉家文化,传遍整个大地,让我汉家文化一直领先着这方天地。”

    便是蔡邕在旁也颇受感染。

    是啊!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大好环境这本就是儒家士人所期待;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成者各取所好,学以致用,造福一方。或居庙堂,或在野闲云,总该不忘初心,竭尽所能而已。这能力越大,担子自该越重,身在其位便当谋其政!

    我二人虽身单力薄,却也愿肝脑涂地,勉励而为!

    叮咚,恭喜主人获得王粲愉悦值9点。

    叮咚,恭喜主人获得阮瑀愉悦值9点。

    自家师傅的眼力可非寻常,能被其收为关门弟子,却非凡品。二人相视一眼,会心一笑。

    有蔡邕先前的发话,这师傅堂前夏启暂时也不好继续封赐二人官职,只得微笑着将二人搀起,笑着说道,“难得我等师兄弟相聚,一应工作尽皆留于河东大堂,今日我等当抛开身份,在师傅堂下,好好的向二位师兄请教这学问之事”

    “正该如此!”

    这二人,王粲乃是过目不忘之能,历史典故如数家珍,又擅应机辩论,这在场几人皆无法与之相敌。

    阮瑀与陈琳齐名,程琳何人?

    便是在袁曹大战之时,写下《为袁绍檄豫州文》大骂曹操三代,后被曹操所俘,因其才学而赦免命其与阮瑀共掌记室。

    阮瑀,能写诗,会弹琴,文采横溢,精通音律,尤其擅长公犊文书c表章书檄。

    内心充满政治热情,渴望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从其言谈之中便见端倪。

    第二日,夏启便派人传令,让他二人入河东府为记室。

    这建安七子得了二位,这文化一途,自己也不会落于人后了吧!夏启心中将之与曹操c刘辩势力比较一番,心中倒是很是知足。

    自己拥有蔡邕这块金字招牌,这士人之中还算得有一席之地。

    历史之中的蔡邕也就在董卓被杀之后就被王允下了大牢,被赐死。现在王允已死,有自己在这里撑着,蔡邕应该不至于这么短命了吧。

    这文学大儒是越活越吃香,自己也可一直沾光下去。夏启心中盼望着蔡邕的长命百岁,这公私之心皆有,当然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私心,这可自己未来的老丈人,让他知道自己心中打得是这种算盘,这蔡琰可很难娶进门了。

    作为当权者,夏启本以为当一当甩手掌柜自己动动嘴,这事情被轻轻松松解决了,可这几日的堆在案犊之间的郁闷彻底让他忧心忡忡起来。22118

    查看着自当前的能力值;

    夏启,武力:91c统率:90智力:91c政治:70c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