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1/7页)  寒门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溪不在家中,事实上这个时候他也不需要留下来。

    关于朱厚照的决定,他提前便预测到了,他很熟悉朱厚照的性格,在之前所提方略中,便建议要将所有银子退回,而朱厚照也是首肯的。

    朱厚照再怎么胡闹,还算是个讲道理的皇帝,若非如此,沈溪也不会为其效死命,或许会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当天沈溪离开沈家,到惠娘处留宿,他已提前跟云柳那边打过招呼,若有什么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通知他。

    毕竟第二天便是大朝会的日子,虽然沈溪不会参加,但仍旧是此番朝议的焦点人物,朝中上下都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实在是避无可避。

    “……老爷近来办的都是大事,本以为今日不会前来。明日又是朝议的日子,为何不留在府上等消息呢?”

    惠娘对沈溪的到来非常意外,觉得他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到她这里来。

    “心烦。”

    沈溪回答得干脆而直接,“这理由惠娘满意否?”

    “噗哧!”

    李衿听到后不由笑出声来,她觉得沈溪说话永远那么风趣幽默,压根儿就没一个大人物应有的架子。

    惠娘没好气地白了沈溪一眼:“当着奴婢的面,你也这么说,真不知你这老爷是怎么当的。”

    沈溪笑道:“那惠娘你还在自家姐妹面前非常希望获得直接觐见皇帝的机会,这次朝会又是在对鞑靼之战结束后召开的第一次,使得大臣们对此都有很多期冀。

    谢迁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成为所有文臣武将瞩目的对象,因为是大朝会,很多久未露面的人都现身了。

    不过还是有两位部堂级的人没来,一个是兵部尚书沈溪,另外一个则是礼部尚书白钺。

    至于二人为何不参加朝会,大部分官员都很清楚,只有少部分闭目塞听之辈才在相见后多番问询,随后议论纷纷,现实是对沈溪不出席朝会颇有微辞。

    “……于乔,此番上朝跟陛下奏事,全靠你了。”何鉴带着几名尚书过来跟谢迁打招呼。

    谢迁乃是阁臣之首,本就肩负阅览奏疏、拟定票拟的职责,使得地位突显,谢迁对何鉴的态度尚可,不过见到何鉴带来的几人,脸色却不是很好看。

    兵部尚书沈溪没来,代表兵部众朝官的是左侍郎陆完,这位是谢迁一直抱有成见的官员,另外刑部尚书张子麟,也被谢迁看作是阉党余孽,至于工部尚书李则跟沈溪过从甚密,礼部那边没一个人过来打招呼,也就站在最后位置的户部尚书杨一清,谢迁还觉得顺眼些。

    无论谢迁是否待见,在别人向他行礼后,他还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算是还礼。

    朱厚照登基四年多,朝中官员更迭频繁,先是刘瑾打压一批老臣,随后又清算阉党,短短四年间,朝中官员已换了数茬,这一批已算是比较稳固的班底,正德朝能当两年尚书都算长久,眼下马上又要面临新的更迭,至少白钺和何鉴已明确提出告老归田。

    因为距离入朝还有一段时间,几人便留在谢迁身边,准备提前商议一下。

    何鉴问道:“于乔,为何不见介夫?”

    谢迁摇头道:“前几天他已回内阁轮值,不过今日以身体不适告假,大概不会出席这次朝会。”

    何鉴叹道:“此番不知要更迭多少人,不过也好,现在朝堂一切稳定,我也能放心离开了。”

    到此时何鉴对乞老归田仍旧抱有很大的期待,旁边张子麟等人纷纷出言挽留,毕竟何鉴这边并不像白钺那样病得下不了床,还可以在朝中坚持几年,发挥余热,但何鉴没有妥协的意思。

    谢迁早就明白何鉴的态度,没有出言强留,但心里却打定主意,不会主动在朝会中帮何鉴请辞,他的目光一直瞄着宫门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