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八〇章 查无实证(第2/3页)  寒门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集收受地方官绅贿赂所得。

    高集以前从未有贪赃枉法的坏名声,而在此案后,他为掩盖事实真相,凑钱疏通上下官员,不得不大肆收受贿赂,那些不愿意给银子的官绅甚至会被他强行摊派,理由很简单:我儿媳为了帮你们说话而被沈溪玷污,现在要为她讨还公道,难道你们不该出银子

    高集怒道:“难道我堂堂四品朝官,家眷被人欺辱,朝廷会坐视不理不成”

    江栎唯眯眼打量高集,好似在说,如果真是这样倒也罢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心里这么想,江栎唯嘴上可没这般说,而是劝道:

    “高知府请消消气,现在你状告之人,乃朝中一等一的功臣,连阁老尚书见到他后都不敢轻视,而且他的官阶似乎比您高知府高出许多”

    高集脸色阴沉,案子发展到现在,形势已发生逆转,原本他觉得牺牲高家清誉足以把案子坐实,谁想朝廷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除了派来大量官员查案,还需要什么“实证”,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他从哪里去寻找实证

    因这件事高家已声名扫地,如果沈溪不在此案中倒台,高家颜面无存不说,他也会有大麻烦。

    开弓没有回头箭。

    江栎唯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不由将张延龄可以帮忙的事情提出来:“高知府,我离开京城前,曾去觐见过建昌侯,建昌侯对此案表达了关心。建昌侯跟姓沈的有些私怨,希望能通过这案子,让姓沈的彻底不能翻身,高知府你看”

    “建昌侯”

    高集听到这名字,语调中带着一些惊讶和不屑。

    他惊讶的是,沈溪居然会跟建昌侯结下梁子,而以建昌侯的地位和权势,居然只能通过自己的案子来打压沈溪,他原本以为建昌侯这样的皇亲国戚,要治一个沈溪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至于不屑,则是因为他听说过建昌侯很多劣迹,以他为官清高自傲,根本不屑于跟张延龄为伍。

    江栎唯点头:“正是建昌侯。侯爷在我来之前,嘱咐一些话而且,侯爷希望高知府以后能为他做事”

    高集淡淡一笑,问道:“本官听闻,前户部高侍郎曾投奔建昌侯名下,但后来他的下场似乎有些凄惨吧”

    江栎唯一怔,他没想到高集会突然提起高明城的事情,但随即他就想明白了,朝中姓高的文官本来就不多,高明城能做到户部侍郎,在中枢地位已然不低,高集作为地方官员,肯定会了解一下这位本家的过往。

    江栎唯有些尴尬,解释道:“高侍郎是因西北之战中落败,以至于身死关侯爷什么事”

    高集冷笑不已:“高侍郎死后,建昌侯落井下石,导致高家负债累累,后代穷困潦倒,沦为京城笑柄。你是想让本官为建昌侯鞍前马后效命,等利用价值没了,再让我高家后代不得安宁,是吗”

    虽然高集的话说得毫不客气,听起来很不顺耳,但江栎唯真没什么可反驳的,因张延龄本身帮忙这件事就不安好心,居然提出要将高宁氏送去京城建昌侯府。

    在江栎唯看来,如果高宁氏坏了贞节,送去建昌侯府倒没什么,毕竟高宁氏不是高集的女儿,高集大可叫儿子把妻子休掉再娶就是,人送去建昌侯府报个自缢,一了百了。

    但看现在的情况,高宁氏失节完全是高集诬陷,他肯定不想把一个清清白白的儿媳送给建昌侯蹂躏。

    江栎唯心想:“高宁氏虽然能逃过沈溪的魔爪,却始终要被建昌侯染指可姓高的未必肯轻易就范啊”

    江栎唯道:“那高知府可有更好的方法应对当前的局面这么说吧,就算在下给你报一些姓沈的犯案证据上去,也会被朝廷否决,无论是刚刚登基的陛下,还是朝堂诸公,都不想西南出事,如此一来牺牲你高家一个妇人,换得天下太平,怎么都值得。但若有建昌侯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