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六七章 多说无益(第2/3页)  寒门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会惹来众怒。

    若是大臣主动请辞,而他恩准的话,就算别人有意见,也没什么可说的。

    便在此时,一名老臣走出来,行礼道:“陛下,老臣年老体迈,寻常处理政务时老眼昏花,耳鸣不止老臣请辞。”

    在场之人听到这声音,侧目看过去,心中不由惊讶莫名说话的人居然是一个看起来跟这件事没什么关联的吏部尚书马文升。

    刘大夏也在打量马文升,心中不解:“马尚书这是怎么了这件事非他主导,从头到尾都未参与,官员联名上疏中他也未曾署名,为何要请辞”

    朱厚照见马文升出列请辞,有些惊讶,问道:“马尚书,你真要辞官”

    马文升道:“老臣之前多次上乞骸奏本,都未得恩准,今日陛下问及,老臣顺应提出,以便归田养病,不至于在其位不谋其政,影响朝堂稳固”

    众大臣这才知道,原来马文升不是对朱厚照行为失望,而是因为实在年老体迈不能再在朝堂为官,这才主动请辞。

    之前很多人上疏弹劾马文升,而其中关键一人,便是熊绣。熊绣是兵部侍郎,马文升有征调他去两广当总督的意思,而熊绣不想去岭南边陲之地,只想留在朝中补位当尚书,所以嫉恨马文升,一直想办法弹劾。

    朱厚照道:“既然马尚书主动请辞,朕就不多挽留了,回头写个奏本递上来,朕直接恩准”

    马文升行礼道:“多谢陛下体谅。”

    马文升这个吏部尚书也请辞,等于说内阁和六部中官衔、地位最高的三人同时致仕,朝堂失去主心骨,其余之人沉默不言,没有人再出来请辞。

    朱厚照用冰冷的目光看着众大臣:“诸位卿家,朕今日把话撂在这里,如果你们对朕的决定不满,可以继续上疏,但若你们挑不出什么问题,那就各司其职,朕不希望因朝堂人事安排,闹得君臣间不愉快。今日还有谁出来奏事”

    内阁首辅、次辅和吏部尚书请辞归田,已经是最大的事情,在场人都明白不该再出来当出头鸟。

    朱厚照环视众大臣后,厉声道:“既然无人奏事,那今日事情便如此决定,萧公公、刘少傅、李大学士和马尚书从朝中退下,新人新气象,朕不希望别人说朕打压老臣,就算朕要选择人来填补空缺,也是从老臣中选拔。朕希望先皇开创的盛世可以延续下去”

    剩下的话,在场大臣已经听不进去,他们还沉浸在联合向皇帝施压最终却失败的阴影中。

    这次事情,等于是文官集团跟皇帝间的一场遭遇战,而最后的结果却是皇帝利用大义的名分大获全胜,而他们却折损了自己的领军人物。

    朱厚照道:“诸位卿家,请回吧”

    说完,朱厚照不等在场大臣行礼,也不想给刘健和李东阳反悔的机会,转身往后殿去了,而刘健、李东阳则面带苦涩的表情站在原地。

    戴义原本想下玉阶劝说一番,但他突然意识到刘健、李东阳已经不再是朝臣,而之前他跟这两位阁老走得很近,如果不赶紧进去巴结一下朱厚照,也许他马上就要倒大霉。

    戴义赶紧往后殿追朱厚照去了。

    等众大臣离开乾清宫,各自带着复杂的神色。

    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此时脸上全都是苦恼和迷惑,而其余大臣则带着对未来的茫然。

    每个人心思都不在自己的公事上,而在考虑先前乾清宫发生的事情。

    李东阳和刘健同行,而在他们身边,是王华和韩文等人。

    韩文紧张地道:“两位阁老,陛下突然出尔反尔,你们为何要请辞不如这就去见太后,为二位说和此事”

    李东阳也看向刘健,有请示之意。

    刘健微微摇头:“不必,既然陛下对那些奸佞有包庇之心,我等留在朝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