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六六章 虚报(第2/4页)  寒门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边境一带的百姓,甚至有以民女头颅冒充鞑子首级之事。

    刘瑾不明就里,以为这是一场难得的大胜,于是便按照战报描述的内容呈报朱厚照,为的是邀功请赏。

    果不其然,朱厚照听到刘瑾呈奏的“大捷”后,顿时喜上眉梢:“果真如此战报在何处”

    刘瑾赶紧拿出宣大总督孙秀成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战报,呈递朱厚照面前:“请陛下御览。”

    朱厚照接过战报,迫不及待展开,看完后哈哈大笑:“没想到,朕还没去宣府,战事就结束了一次斩获上千人,这功劳可不小在没有兵部沈尚书亲临一线指挥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如此胜利,说明我大明将士没有传言中那么不堪嘛嗯,朕一定要好好封赏有功之臣。”

    刘瑾脸上满是笑容,皇帝这一高兴,他之前擅闯的罪过也就可以不被追究了。

    司马真人连声恭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在宣府取得大捷,看来距离陛下亲自领兵扫平草原之日不远矣”

    论巴结人的本事,司马真人不在刘瑾之下。

    刘瑾看了嘴巴就像抹了蜜一般的司马真人一眼,就算脸上带着笑容,其中却蕴含几分狠辣味道,他对司马真人这样博得皇帝宠信的佞臣起了杀机。

    以刘瑾的性格,绝对不容许旁人跟自己争宠,皇帝的宠信就像是一块瑰宝,谁跟他争夺分享,他就让谁万劫不复。

    朱厚照突然想起一件事,皱眉道:“刘公公,为何这件事是由你来呈奏,而不是沈尚书或者谢阁老”

    “这么大的事情,没走通政使司和五军都督府渠道,而是直接送到司礼监就没旁人过问吗”

    边军立下大功,朱厚照首先想到的是兵部,继而想到他信任的老师沈溪。

    这件事不是由兵部送呈,而是由刘瑾上奏,非常不合规矩,朱厚照不由产生怀疑。

    刘瑾早就想好对答之言,道:“回陛下,战报是由宣大总督孙秀成呈递京城,快马送到宫门,由吏部尚书刘宇带入宫中,想当面呈交陛下,老奴适逢其会,于是主动请缨转达。孙秀成和李频二人,乃刘尚书举荐,之前老奴对陛下多有提及”

    “是吗”

    朱厚照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疑问。

    刘瑾笑道:“自然没错,这二人说起来都是陛下亲手提拔,这次战功也应该有陛下一份才对陛下慧眼识才,刚提拔出几个人,就能立下如此大功,殊为不易啊”

    朱厚照得意洋洋,自大地道:“那可不,朕乃当世伯乐,这天下间英才,自然难逃朕之法眼对于这次战事有功之臣,朕要亲自颁赏,另外,朕要明令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朕乃盛世明君”

    朱厚照之所以一直住在宫外,是因为他恨张太后威胁要废黜他帝位的话语。

    作为皇帝,朱厚照觉得自己干得相当不错,而张太后却总是数落他,这让他无法接受。

    现在有了宣府“大捷”,朱厚照便想好好为自己表一下功,让世人知道,他登基后,有责任也有能力保护国民,开创太平盛世。

    而这恰恰跟刘瑾的心思一样。

    刘瑾琢磨:“我当政以来,把朝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行事兢兢业业,朝廷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我收点儿贿赂就被人指责,凭什么那是我应得的,现在那些对我行贿之人已证明都有能力和才干,我要好好把这事儿宣扬一下,让世人知道我刘瑾可以带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朱厚照下旨后,刘瑾带着兴奋的心情而去,准备把这次功劳全部归到自己身上,也就顾不上验证宣府此番大捷是否存在虚报战功的情况。

    与此同时,京城内开始传播边关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的消息。

    兵部居然是从市井间得到消息,知道宣府大明军队对鞑靼人作战获得胜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