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二章 玄湖论道(下)(第1/2页)  悟空看私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天地二宗两位大长老以及杏坛大先生的加入,今年玄湖论道的级别再创新高,这也是其他宗门如此积极参加这次论道的原因之一,毕竟玄界两位最接近圣人的大宗师的出手,不说五百年一遇,至少也是二三百年难得一遇。

    果然,两位大佬刚一出场,就制造了这么大的动静,二人不乘飞车、不御剑飞行、不施大宗师小天地神通,而是选择驾风赶路,二人功力相若,这些年闭关又各有进益,相约同时出发,差不多也是平头齐到。

    两人笑着走进大宗亭,各位大宗师相继起身见礼,虽说大家都是宗师、大宗师,但在座的大多数人包括师玄青在内都要称呼二人一声“前辈”。

    “往年论道,有各位道友、后辈各显神通,已是精彩纷呈、惊喜不断,今年两位前辈大驾同临,尤是盛会,于我们这些后学晚近而言,无异于一场天降机缘。”落座后通风宗明巍说道。

    宋禅丰和庄如山客气两句,又回赞道:“明道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喜可贺。”

    俗话说,有聚会的地方就有商业互吹,此道理放之三界而皆准。

    “除了两位前辈的到来,另外一桩让我惊讶的是长,修行岁月更不知要历经多少坎坷,来来往往、起起伏伏,不一而足。我想整个玄界无人会不认可郭大路道友的精彩绝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他的昙花一现,这亦是修行道路上的一种常态,不知师道友是否同意?”

    面对着诸位大宗师的集体发难,师玄青的回应却是一如既往的强硬泼辣:“玄界万般事,不过就是一拳一棍的事,不必多言!”

    众人闻言相顾愕然,随即摇头一笑,心想这回答的确很师玄青。

    “在下也同意师宗主践行三年之约的看法。”这时,一直没来及接话的温少谷终于插上话,“适才宋前辈问我,我那小师弟与郭大路道友有无渊源,我要回答是有的,因为我的确在小师弟身上看到了郭道友的影子,他们一样天赋异禀、一样勇往直前、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也是一样的一诺千钧。”

    “因此,郭道友和天宗约定的日期既为三年,那么少一个月、少一天、少一个时辰都不是三年,约定便依然有效。在下认为这是我们对一个抵御过‘它’的修行者必不可少的尊重。”

    温少谷气质儒雅、文质彬彬,他说这些话时,语气平和,没有任何攻击性和教育他人的意思,纯粹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的话一旦说出,入了众人之耳,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杏坛大先生温少谷支持北冥宗,那表示杏坛支持北冥宗?杏坛要顺势培养新强宗门与天地二宗抗衡?勇山书院是杏坛早有布局?

    一系列的脑补在各位大宗师中间无声且无形地展开,其中涉及到的博弈和对玄界新格局的划分异常激烈。

    庄如山道:“温小友提出的践诺是没错,但需要量力而行,儒门不是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说法吗?北冥宗,乃至于整个玄界出一位十二重楼的大宗师不易,故而本座认为师宗主应当将眼光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师玄青冷笑道:“庄长老这是要一言断了我的道。没错,我辈修士,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今日挑战宋、庄两位长老以及他日登摩诘山于我北冥宗而言,于我师玄青本人而言,皆是有所必为之事。”

    “按我小师弟那句脍炙人口的说法:‘修行看淡,不服就干’,这就是我的道!”

    师玄青对众人内心复杂的盘算失去耐心,直接摆明立场,掷地有声,同时心里想着:“假如今天小师弟在的话,他一定可以说出更解气的话来。”

    “说得好!”

    长亭之中,有人大声赞了一句,声音雄劲豪放,众人循声望去,看到一位衣着面目一般朴素的中年,那种年气质冷硬如铁,称赞师玄青的语气却热情似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