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一零章 英夷战俘(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则徐不由的一笑,“知足这是变着法子将元奇团练上缴给朝廷,这小子,不愧是出身行商之家,这算盘打的精。”

    关天培揣着明白装糊涂,佯装不解的道:“易知足打的是什么算盘?”

    林则徐吞的一笑,“刷”的一下张开折扇,摇着扇子道:“朝廷不可能将元奇团练编为经制之师,原因很简单,养不起,对于朝廷来说,一万的规模实在太小,无济于事,但规模稍大点,就说十万,朝廷就负担不起。

    仲因算算,十万元奇团练一年要多少银子?就说火器和饷银这两项,一年至少得一千五百万以上,朝廷如何负担的起?”

    关天培心里暗笑,这估算的倒也差不了多少,易知足说元奇团练一年的开支在二百万,要是十万规模,也就是二千万,朝廷确实是养不起,总不能裁撤了八旗绿营,只养这十万兵丁。

    “朝廷养不起,怎么办?”林则徐接着道:“接连两次大捷,元奇团练的战力可谓是有目共睹,如今西洋对咱大清虎视眈眈,朝廷不会自剪羽翼,不会将元奇团练裁撤掉,不裁撤,又养不起,那么唯一的法子,就是由元奇继续供养。

    易知足只要获得钦命的团练大臣,元奇团练就等若是获得了长期的合法存在,即便是与英吉利的战事结束,也无须担心被解散,而且,有团练大臣和元奇大掌柜的双重身份,没有谁能从他手中夺取元奇团练的掌控权,仲因说这算盘打的精不精?”

    关天培迟疑着道:“如此一来,元奇团练等若就是元奇或是说易知足的私兵,朝廷会允许?”

    “朝廷自然不会允许元奇蓄养私兵。”林则徐缓声道:“不过,事有轻急缓重,在外患和内患之间,朝廷会先平外患,毕竟元奇眼下还没有成为内患的迹象,只要严格控制元奇团练的规模,以元奇的特殊情况,不足为患。

    再则,易知足是聪明人,元奇团练的处境他很清楚,否则也不会主动索要这个团练大臣,他必然还会想法子,让朝廷消除对元奇团练的戒心,甚至是让朝廷将元奇团练纳为经制之师。”

    关天培点了点头,道:“知足确实流露出这个想法,希望朝廷能将元奇团练纳为经制之师。”

    林则徐含笑道:“他有此想法,既是朝廷之福,也是元奇之福,这小子,眼光长远,才华横溢,日后必能成大器。”

    易知足在易府一直呆到晚上十点,这才返回磊园,在两丫头的侍候下洗了个澡,却没敢休息,打起精神进了书房,明日要见林则徐,他必须将有功人员名单开列出来交上去,定海大捷的捷报,自然不可能多耽搁。

    对于有功人员的名单,他这些日子在船上早就反复的思虑过,十三行一众行商子弟,元奇一些至关重要的股东子弟,都在他保举范围之内,当然,元奇团练的一众大小军官,也不能抹杀,一则朝廷不好交差,二则也不能打击众军官的积极性,功名利禄动人心,这是一个以官为尊的社会,有名有利,元奇团练上下才会死心塌地跟着他。

    再则,元奇团练上下接受朝廷的封赏,也能让朝廷安心,放心,若是他不保举元奇团练众军官,那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朝廷不定先放下英吉利,将收拾元奇作为重点。

    至于元奇团练众军官成为朝廷武官,会否动摇他对元奇团练的掌控,他对此倒不是很担心,这些军官都是元奇义学的学生,换句话说,都是他的学生和部下,朝廷不会也不敢重用他们,离开了元奇团练,他们什么也不是。

    次日一早,天才微明,易知足就醒了过来,这些日子天亮即起已经养成了习惯,侍寝的白雪根本就没敢睡的太实沉,早就醒了,只是怕惊醒他,一直没动,见他醒了,连忙起身点灯,嘴里却道:“天色尚早,少爷怎的不多睡会。”

    “今日要去总督府。”易知足说着坐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